品书网

读懂《系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古典文学 > 读懂《系辞》

十九、精气变化知鬼神

书籍名:《读懂《系辞》》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读懂《系辞》txt下载 读懂《系辞》笔趣阁 读懂《系辞》顶点 读懂《系辞》快眼 读懂《系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读懂《系辞》》十九、精气变化知鬼神,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人身三宝“精、气、神”的变化之秘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长生长寿的问题,这是眼下很多人都关心的,现在人们生活好了,追求健康长寿也很自然,现在的电视台讲这方面的节目也有很多档。那么在《易经》中有没有讲这个内容呢?易理又是如何来讲这个内容的呢?是什么来决定着我们的健康与长寿呢?《易经》认为这是由人身三宝决定的,就是:精、气、神,在注重修炼的道家称为“上药三品”。道家认为修炼好了这三样东西,就可以飞升成仙了。其实,道家修真,修的是长生不老,怎样才能做到长生不老呢?那就要修炼好人身中的三宝。道家认为人老是由于精气神的衰泄引起的,能够保持住精、气、神充足不泄不衰,就可以长生不老了。那么《易经》中如何看待生,如何看待死,这中间是怎样的转变过程呢?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我们在讲解第四章中,知道古人学《易》,从观天察地开始,然后“知幽明之故”,就是说明悟天地之道,可以把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世界,都能一一察明。还要能追溯“原始反终”,要体会生死。很多宗教的发源,都是来自于对生死的探索,对生死的迷惑。说完生死的问题,还要进一步解释,生从何来,死又何去。这一章节里就是把与死生有关的“精气魂鬼神”的变化作了阐明。

东汉经学大家郑康成说:“精气谓七八也,游魂谓九六也。七八木火之数,九六金水之数。木火用事而物生,故曰精气为物。金水用事而物变,故曰游魂为变。精气谓之神,游魂谓之鬼”。郑氏在这里所用到的数字为河图数,叫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这里所用的数为成数。故七八为木火,九六为金水。木火为春夏,阳气也,万物勃发,故称物生。金水为秋冬,阴气也,万物收敛深藏,故称物变。还有一种道理:古人在用蓍草起卦时,在成卦数时,七为少阳,八为少阴,少阳少阴相结合能生万物,为精气旺纯;九为老阳,六为老阴,两者无生万物之力,在六爻卦中,九六又都为变爻,故为物变。少阳少阴为生旺之物,精气充足谓之神;老阳老阴为将死之物,精气衰竭,变游魂为鬼。

对于生命来说,人之生命始于父母阴阳交合之际,为少阳少阴交合为物生。自己的游魂入胎,借父母的精气而成身,即为“精气为物”之义,此称为生。人之生命终于身体衰老,此时精气神衰竭,阴阳分离,由此魂失其所,此称为死。魂既失其所,再为游魂,再遇阴阳交合,感气相投,又是一生之始,此即“游魂为变”之义。游魂为变是死生之际的一大转变,以宗教教化之说,转变后的新生命不一定是人生,也可能转为其他生命,其他的生命也可以转为人生。这就是佛教中的“六道轮回”。

所以说,“精、气、神”不仅是人身三宝,也是宇宙世界的三宝,精气旺盛而凝成生物,精气衰竭就会游魂为变,万物同理。我们的宇宙也同样是一种生命形式,也同样会有生老病死。宇宙有超星系的爆发,也有死亡的星系、黑洞等。

“故知鬼神之情状”,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鬼神呢?有人说我们是无神论者,哪有什么鬼神,这种说法就是骗人的,是迷信。有的话,你捉一个鬼给我看看。在孔子的弟子问孔子这个问题时,孔夫子又怎么回答的呢?他没有说有,也没有说没有,要他们“敬鬼神而远之”,鬼神是值得我们敬畏的,不是要我们每天和他们打交道的。但道家有一派叫符箓派,就是画符念咒,可以役神驱鬼,捉个鬼、降个妖什么的,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了。当然,我们不是很了解这个教派,不能做评价,但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儒家是“敬鬼神”,我不得罪你,我也不请你来,也不和你玩。孔夫子并不否定鬼神,他和弟子们回避这个问题,是因为问话的弟子还没有达到这种认识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研究死亡、研究鬼神的地步。儒家关注的是人本身,如何做好人,做一个真君子,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堂堂正正的人,是儒家的基本教义。而不是关注鬼神,关注死后的事情。他们敬鬼神,重君子修为。

研读《系辞上下传》,“知鬼神之情状”,是为了正视生死大问题,进而探求解决之道,这才合乎圣人作易的本旨。所谓的“鬼神情状”,是“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情状。是“原始反终知死生”的情状。鬼魂为死,精神为生,而死生间不是一个循环,而是“生生不息”,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死”与“生”不过是两种存在的状态,正像太极中的两仪,是“幽明之故”,这是《易经》中所谓的“道”,这是真正能知生死,唯有真知生死,方能了断生死。道家的“真人”,修丹道、修长生,所取理论便是易理。《周易参同契》就是一本修炼之书,了解到这些,修学圣人由此可以成就,生死游魂问题自然化为乌有。

通过孔子的解读“精、气、神、魂、鬼”的内容,明白了生死大道,了解生死不是目的,而是明白怎样活着,怎样活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这是我们学习今天这个主题的要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