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读懂《系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古典文学 > 读懂《系辞》

三十二、无所不及

书籍名:《读懂《系辞》》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读懂《系辞》txt下载 读懂《系辞》笔趣阁 读懂《系辞》顶点 读懂《系辞》快眼 读懂《系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读懂《系辞》》三十二、无所不及,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心底无私天地宽

《易经》是一门大学问,这门学问可以说无所不包,无所不及。也就是说《易经》包括了世上一切的学问。这个定义是谁下的呢?是孔子。那么他下的这个定义对不对呢?过不过时呢?依我看,不过时,而且不会过时。我们来看第六章,这个章节是对易广与大的赞叹,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及。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在这个章节中,开篇孔子对《易》进行了发自内心的赞叹“广矣!大矣!”非常非常之伟大呀!接着又对怎么个广、怎么个大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说明。孔子认为《易经》所包涵的学问,“以言乎远,则不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易》所及的东西从距离上说,可以很远,有多远呢?如果用现代的知识来说,远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就这样一直向外括去,到哪儿算止呢?就是没有止,“不御”,就是没有止境,没有边际。以此来形容“易道”的广大,大到不能再大了。就是说它广、说它大,大到没有边际,所以呀,这一句话就把广与大说完了。科学再怎么发展,天文学再有什么新的发现,宇宙再怎么大,都在《易》的范围内。

接下来又从另一个角度来论述,《易》不光是大到无边,往里看如何呢?也就是小近到什么程度呢:“以言乎迩,则静而正”。说近呢?就是“静而正”。这里所说的“正”在哪里?正就在你的眼前,近在眼前。近到和你的眼睛没有距离。也就是说这《易道》说远远到没有边际,说近近到没有距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什么是“静”呢?我们知道越细微的东西越静,细微到没有了动静,但只要有形体的东西都会动,达不到绝对的静,而这里形容《易》所容纳的东西小到“静”。静到极致,便是虚空了。这也就是《易》的一种状态。所以要体会易学的道理,必须要静,要有最宁静的境界,静得一点杂念都没有,要有至静、至正的头脑与心情,才能研究《易经》。忙乱的时候,没有办法研究《易经》,老子在《道德经》中形容这种状态叫“致虚极,守静笃”,人只有到了这种状态,才能体会到天地宇宙万物的真谛,才能“得道”。

“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把远的说了,把近的也说了,不管远的、宏大的、蓬勃动荡的,还是近的、小的、虚空寂静的,《易》全都包含在内。接着说这一句,不过是作个总结。就是说你要把天地之间所有东西能包括尽的并且非常完备的也只有《易》了。总而言之,天地间一切的学问及最高的原理,要想通达,也就必须要通《易经》,才能融会贯通,“备矣”,完备了。用来说明天地之间的事情乃完备无遗漏。

孔子在这一章开篇就赞美“易道”的广大,广大到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的程度。用了三句话来把“易道”的这种特征就说得一清二楚了。接下来通过天地两个卦的特性来写“易道”的广大的生成。这个内容很多,专门再做一个题目来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