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读懂《系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古典文学 > 读懂《系辞》

九十七、易之门径

书籍名:《读懂《系辞》》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读懂《系辞》txt下载 读懂《系辞》笔趣阁 读懂《系辞》顶点 读懂《系辞》快眼 读懂《系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读懂《系辞》》九十七、易之门径,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盛极而衰的警示

《系辞下》第五章的内容,我们用了十五讲才讲完了。这一讲我们讲《系辞下》的第六章,一共两小段,一段是说如何进入《易》的门径,另一段是说《易》的主要作用。我们先来看第一小段。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在这里孔子一开篇就提出一个命题,就把乾坤两卦看成是学习《易》的门户,孔子读易经把这两卦看得最重,为这两卦专门写了《文言》,可见孔子对这两卦所用的心力。学《易经》就必须把这两卦研究透,这两卦弄明白了,其他的六十二卦也就容易通了。这两卦是学《易经》的钥匙,用这两卦打开《易》的大门。

接下来,孔子简介一下乾坤两卦的性质。乾,阳物也。乾卦代表阳性的物质,什么阳性物呢?为动的、硬的、向上的、积极的、明亮的、圆的、开放性的,等等。乾就指代天、父、君、珠玉、马、天鹅,圆鼎,等等;坤,阴物也。坤卦代表阴性物质,与阳性相对的特性就是阴,静的、软的、消极的、向下的、方的、收敛性的都是坤所代表的。坤为地、母、臣、瓦器、丝织物、牛等。乾坤为天地,天地就是一对大的阴阳,宇宙自然界所有的一切便都是这一对大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说“阴阳合德”,这里的“德”,与现代所讲的道德的“德”语义并不一样,而与“得”相近,就是所得的结果。就是说,天地这一对大阴阳交互合和,创造了自然万物,自然界的万物也同样具有阴阳的特性,化成或阳刚或阴柔的具体形状。这种“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撰”,现代词意就是“写”,这个字从手,意思就是动手创造,所以现在讲的“撰”更多的与写字相关,其实还是创造。变换一个说法叫“创作”。这句话中的“体”呢,是动词,就是“体现”,表现出来,也有人用“体会、体察”来翻译,也没什么问题。“以通神明之德”,“神明”是一种不可知的力量,存在于自然之中,但又看不见摸不着,但与人往往又有某种程度上的感知,也称为上天的力量。“德”,这里指神明固有的规律,也就是宇宙自然固有的变化规律,这与“道”字可以相通。好了,把这几个词弄通了,表达的意思也就能连贯了。“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可以体察到天地的创造万物自然的成就,借以通晓神明的德行。把这些弄通了,当然也就进入《易》的门径了。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接着孔子说《易》这本书中六十四卦各有卦名,看这些卦名繁杂,好像很乱,实际上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有道理的。这叫“杂而不越”。所以,孔子为之写了《序卦传》。这也是进入《易》的门径。“于稽其类”这里的“稽”,是考查、核查的意思,与“无稽之谈”中的稽是一个意思,通过查证其引用的事例、证据之类的。也就是孔子研究《易》,对六十四卦中所引用的实证研究,得出一个周文王作《周易》的用意,孔子得出一个结论:“其衰世之意邪?”

我们来分析孔子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读《易经》的另一把入门钥匙。把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大概是含有对衰弱世道的警惧忧患吧!我们研究孔圣人的思想,在《春秋》这部书中,他对社会评价分为三世:太平世、升平世与衰世。太平世是最高的理想,这样的社会人人和谐,社会极大公平。中外的社会哲学家都有过这样的设定,像伯拉图的理想国,殴文的乌托邦社会,还有马克思学说中共产主义社会等,宗教里的“天堂”“极乐世界”。这样的社会恐怕只是一个理想,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终极追求,是实现不了的。升平世指没有战乱,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社会分配相对合理。衰世就是乱世,社会矛盾激化,战乱纷纷,人们生活动荡不安,可能随时都会丢掉性命。在世界范围内,所有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都出现在乱世,越乱各色人才越多,孔子就出现在春秋时代,“百家争鸣”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都出现在那个时期。只有动乱的社会,人们生活在痛苦之中,才会使人思考所有社会问题的来源,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各种救世思想。升平世只能产生靡靡之音,人们大多只在享受盛世的平和与富足,就会变得不思进取,各种奇葩的享乐都会出现,审美也会出现美丑不分的现象。“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各种玩乐就因此产生了,甚至玩到吸毒,当这种东西慢慢在社会上见怪不怪时,恐怕就“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句话出自《红楼梦》中冷子兴评贾府的语言,外面看着钟鸣鼎食、极尽繁华,里面却开始烂了,离衰败也就不远了。也暗示衰世也快要来了。

盛极而衰也是易经的原则之一,所谓的盛世不可能长久存在,在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盛世也就两百多年,汉唐盛世,康乾盛世,算是世界上长久的盛世了。所以真正领导这个世界的大政治家是很痛苦的,特别当盛世转衰时,要挽救它扶正它、却不为当世人所理解,最终大厦倾倒,国破家亡。一个社会与一个家庭的道理都是如此,因为这样民间才有句俗语叫:富不过三代。所以,永远保持忧患意识,才会长久。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