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激荡的中国:北大校长眼中的近代史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历史军事 > 激荡的中国:北大校长眼中的近代史

十、台湾中国文艺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书籍名:《激荡的中国:北大校长眼中的近代史》    作者:蒋梦麟
推荐阅读:激荡的中国:北大校长眼中的近代史txt下载 激荡的中国:北大校长眼中的近代史笔趣阁 激荡的中国:北大校长眼中的近代史顶点 激荡的中国:北大校长眼中的近代史快眼 激荡的中国:北大校长眼中的近代史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激荡的中国:北大校长眼中的近代史》十、台湾中国文艺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现在台湾的文艺作家,为什么都是写实的,都是自然主义的?这就是以“五四”以来,受十九世纪欧洲文艺作品的影响延续下来的。台湾文艺界中,当然也有习而不察,不知其然而然的人。因为他们是从大陆来的,本来是这样写,所以现在还是这样写。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请台湾的文艺作家注意。近来所见文艺作品,大多数是从记忆方面来描述大陆的事情,这种作品写得不少了,成绩也很好。好多作品,确比在大陆时进步很多。举例而论,现在之《蓝与黑》与民国二十一年之《子夜》相较,其行文之技巧,组织之周密,今胜昔多矣。其原因在这二三十年来文艺界受欧化更深切而了解更透彻。中西两者融会贯通,如蜂酿蜜,蜜成而花不见了。

此后应该把范围扩大,包括此时此地的材料,把台湾社会上的情形,研究清楚,窥知一般青年的心里需要什么?欣赏些什么?他们的烦闷和希望是什么?这都是现在的作家们应该知道的。只靠大陆的回忆来写文艺,或者躲在象牙之塔里,写些自己的幻想,似乎太狭窄一些。所以我希望在台湾写文艺的人们,跑进那努力生产、生气勃勃的农村社会里去,到工业化初期的彷徨歧路的城市里去看一看,以寻求了解,并指出正当的方向。这是我对于台湾文艺作者们的一个建议,正确与否,还得请大家指教。

好在台湾教育普及,识字的人多,人民勤俭,而且也很聪明,若是我们的文艺作品能够拨动他们的心弦,岂不是从事文艺的一条新路线!

这十几年来,我从象牙之塔的学府,走入了广大的农村,努力推动民主与科学,使从草根里滋长起来。幸得政府的鼓励,同仁之合作友邦之资助,民众的拥护,使民主政治、生产技术,深入民间,且能使食物生产与人口迅速增加的竞赛中,一时不致落后。窃自欣幸。回忆曩昔服务学府时,正值我国思想极度动荡之际,自“五四”以来又是我所亲身经历的,所以我提出来讨论一下,作个抛砖引玉的尝试吧!

(原载一九六一年五月四日“中国文艺协会”出版《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有删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预测:经济、周期与市场泡沫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 心力:创业如何在事与难中精进 我的抑郁症好了 天才与狂徒 学会生存:如何成为一个生存能力很强的人 风投 千年图书馆 风险认知:如何精准决策 被平均的风险 : 如何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