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现代小说 >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

第14节 权臣历历(3)

书籍名:《历史总是叫人惦记》    作者:梅毅
推荐阅读:历史总是叫人惦记txt下载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笔趣阁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顶点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快眼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第14节 权臣历历(3),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权臣们如果不做皇帝,报应更快,下场更惨,其中以霍光、张居正、多尔衮最为典型。

霍光身历三世帝君。汉武帝死后,孝昭帝襁褓继位,霍光匡安社稷身当大任,没有异心。昭帝二十一岁死去。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刘贺荒淫迷惑,无帝王礼仪,乱汉制度,霍光率群臣废之,转拥武帝嫡曾孙、被武帝杀掉的戾太子的孙子、时年十九的刘病已,是为宣帝。

这位汉宣帝即位前一直生长于民间,熟知世事,英果刚毅,“小来惟射猎,兴罢得乾坤”(李商隐诗语)。但对霍光敬仰有加。霍光临死前曾归政,宣帝假装谦让不受。同时,霍光的丑老婆霍显又买通人毒杀宣帝结发之妻许皇后,霍光知而隐之,并依霍显之计把自己女儿送进宫内作皇后。霍光死后,霍显和女儿又千方百计想毒杀许皇后所生的皇子,最终阖族被杀,并连坐诛灭十多家。

霍光之祸,其实早在宣帝初立时已经种下。“帝初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霍氏之祸萌于骖乘。”权臣陪同皇帝乘车,让青年天子敬惮如此,灭族之祸,确实不远。

霍光在汉朝儿皇帝孤立无援之际,拥昭帝,立宣帝,比周公伊尹差不了多少。“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夷灭。”(班固语)司马光对霍光的悲剧分析得十分清楚:霍光忠心耿耿辅助汉室,然而他最终不能全其宗族,为什么呢?因为威福之权是人君的专利,人臣掌握,久而不归,没有好下场的;汉宣帝十九岁即位,知民疾苦,霍光大权久专,不知避去,多置私党,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他自己能得善终就不错了。接着,司马光话锋一转,又客观、委婉地批评汉宣帝:如果宣帝只以高位虚官任用霍光子孙,让他们食大县的俸禄,不掌实权,也足能报答霍光匡扶汉朝的盛德。可是宣帝给他们大权,任之以政,授之以兵,遂至怨惧以生邪谋,这不仅仅是霍家自招,也怪宣帝酝酿以成其祸。霍显、霍禹、霍云、霍山虽然罪应夷灭,但霍光的功营不应该抹杀;最后霍家被杀无遗,连一张吃饭的活口儿都没留下,汉宣帝也真可谓刻薄寡恩呵。

有明一代,张居正功劳最盛。万历皇帝孩提登基,张居正已倾心尽力,使大明朝的国力达至鼎盛。同时他还身兼帝师之任,亲自给小皇帝授课。太后、小皇帝接见张居正的母亲,常常“行家人礼”,也真够得上荣华富贵到顶了。万历十六年六月,张居正病死;第二年三月就被追夺一切官阶,转年又被抄家,儿子上吊,老母挨饿,一家人无尺寸立锥之地。神宗皇帝刚刚还讲“待朕冲龄,有十年辅理之功”,转眼却恩将仇报,一切功名皆化为罪状。其惨烈情景,不亚于霍光。(张居正之事,坊间多有著述,故不详叙)

清王朝的多尔衮身为皇帝之子,皇帝之弟,皇帝之叔,本来在皇太极死后自己当皇帝没有任何问题,但他力排众议,仍旧扶持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的福临为帝,是为顺治帝。

作为一代辅政明王,多尔衮降吴三桂,进军北京,建立清朝,灭李自成余部,射杀张献忠,绞死南明弘光帝,击破金声恒、李成栋、姜瓖三位明旧将的反叛;他又革除前朝弊政,交好漠西蒙古,把藏原回疆一收宇内,实现“以汉治汉”的统治方针,又令满汉官民可以互通婚姻,实现“满汉一家”的治国大计,可称得上是文武全才,智勇双全的一代人杰。随着权力巅峰的到来,本来就多癖好色的多尔衮忘乎所以。他以侄子福临皇帝的名义给自己建碑记功。加封自己为叔父摄政王,自己的冠带、帽顶、服用、坐垫、房基均专门设立一个级别,明显与皇帝无异。后来,他又加自己封号为“皇叔父摄政王”,皇族见他都要叩头,礼仪倍于其他王爷。

顺治五年,封号又改为“皇父摄政王”,不仅仅是皇帝他爸,还兼摄朝政,此真比皇帝牛多了一大截。本来私下就传他和福临生母孝庄太后“有一腿”,这样一来风影可触,更加授人以柄。此后,此公还私役内府公匠,大修府第,广征美女,甚至向朝鲜搜求公主,“开处”后又嫌人家不漂亮随意丢弃。顺治七年,三十八岁壮年的多尔衮暴死于喀喇城。死后第十七天,被追尊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哀荣达至顶峰。第二年二月,秋后算账开始,大侄子福临开始公布多尔衮罪状,共有九条,皆是“逆谋果真,神人共愤”的大罪,尸体被挖出,鞭打,砍去头颅,原本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一百年后,乾隆皇帝才为多尔衮平反,“追谥曰忠,复还睿亲王封号”。死人无知,宗族零落,仍旧大悲剧结局。

由此可见,权臣秉政,如果依据古礼,不篡位,即使嫡亲叔侄之恩,扶立之功,也难免死后掘坟挖墓之伐,宗族覆灭之惨;篡位吧,几代轮回,子孙骨肉又无孑遗,还不如平常百姓能百代不绝。这种历史的黑色幽默,荒诞之中寓示着无尽的人生大道理。中国自古崇尚儒家伦理,使得一幕幕悲剧大同小异,走马灯般旋转不停。罗贯中基于君臣父子之义,把曹孟德大英雄描画为千古奸雄。现在文学编剧大兴“翻案”风,潘?莲成为妇女解放先驱,朱元璋乃仁德天子,洪秀全也成为爱民如子的英明帝君……如果以荒诞剧的手法编排曹操,以伦理虚幻的剧情套用曹操,假设他芟夷群雄之后,归政于帝,谦逊平和,高风亮节,像诸葛亮一样,最终结果,又会怎样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像曹操一样活着 薛岳传 许倬云谈话录 徐志摩新月社 徐梵澄传 熊彼特传 醒思录 星月皎皎水边城 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 新中国反腐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