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明末:边军不退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边军不退

第72章 假圣旨

书籍名:《明末:边军不退》    作者:沐风叶
推荐阅读:明末:边军不退txt下载 明末:边军不退笔趣阁 明末:边军不退顶点 明末:边军不退快眼 明末:边军不退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明末:边军不退》第72章 假圣旨,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金大元在武呈过来时其实已经打好腹稿了:“回大人的话,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为了看望太师,我金家商行能有今天多亏太师照应,前些日子听说太师身体不适,甚是忧心,第二则是为了生意,近日辽东局势不稳,朝廷征收了大批军备物资,导致盐,棉等物价格上涨,这次来就是和太师商议具体数目,现在这些物资奇缺,虽说刚入夏,可是来回路程遥远,要提前准备才好。”
     金大元这段话可是有些水平的,先再次突出他与鞑靼太师的关系,而后用鞑靼急缺的盐棉物资做引,现在就算队伍中真的有人露出马脚,这探马军司应当也不会轻举妄动了。
     冬季雪灾是悬在每一个鞑靼人头上的利刃,在嘉靖年间鞑靼还有能力突破军镇防守直逼京城,虽说当时主要是因为嘉靖二十年不上朝,加上严嵩腐败导致边军甚至京营都是吃空饷的,但是也和当时鞑靼的实力有关。
     现在小冰河时期,每年雪灾冻死人数众多,对于鞑靼这种游牧民族来说,人口是最为重要的,现在人口相较于嘉靖年间已经减少五分之一了。
     武呈将弯刀摘下,扔到地上,这了把朱威和金大元吓了一跳,以为刚刚说错话了,被听出什么来。
     可是随即听到武呈说道:“怪不得余术那老小子说金掌柜是我们蒙古的朋友,我是个粗人,不懂什么规矩,刀在这儿,金掌柜可以砍我两刀出出气,不砍死就行,就当是为了刚刚的不敬道歉了。”
     金大元连连摆手:“可不能如此,大人说了,我们是朋友,朋友之间随心所欲,哪里用得着那些虚伪的客气。”
     “哈哈哈,好,朋友,喝酒…”
     那大酒袋能装个四五斤,一滴不剩全进了金大元与武呈的肚子,中间秦八过来送了些干粮,两人也没吃,最后全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朱威先和秦八将武呈送回探马军司的队伍里,又费劲将金大元塞进了马车…
     ……
     大清早武呈醒了在河里取水,随意抹了把脸之后去找阿鲁卡独:“达鲁,这伙明人我看没什么问题,那个金掌柜的会给我们送来很多的盐棉,是好人,是我们的朋友。”
     阿鲁卡独拍了下武呈的肩膀:“安达,你知道我为什么从来不派你去大明吗?你太容易相信别人了,这样以后会吃亏的。”
     武呈晃了晃脑袋,想要努力清醒过来一般:“达鲁,你的意思是,这群明人是在骗我?”
     阿鲁卡独摇了摇头:“不,他们给你说的应该有八分是是真的,可是我始终觉得这群人去汗庭的目的,不会这么简单。”
     “我再去探探。”
     阿鲁卡独赶紧叫住武呈:“安达,不用去了,应当问不出什么的。先派人赶回汗庭,将消息告诉大汗,我们只要跟着他们就好,不过二十多个明人而已,翻不出什么花样的。”
     ………
     “金大哥,喝点水吧。”
     金大元昨日先在余术那里喝了点酒,晚上又和武呈喝了半夜,草原的酒都很烈,铁人也扛不住啊,这会儿已经上路半天了,还是躺在马车上,时不时的干呕。
     “朱威,你给咱们的人说清楚,在草原上,你就叫朱常,尤其是你找的那两个当官的,这两货一看就不是什么好玩意…”
     金大元躺在马车上迷迷糊糊的交代着朱威,这让朱威很感动,可是也很尴尬,因为金三顺和刘伟平也在旁边…
     朱威赔笑道:“呵呵,两位不要在意,金大哥是喝醉了…”
     刘伟平原来就是一个圆滑的人,对此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来,可是金三顺不同,原本是平虏城西城门守卫总旗,官虽然不大,油水却不少,更重要的是安全。
     “姐夫,你看看他们,咱们没做对不起他们的事吧?你看看从出门就让我忍,忍到最后呢?人家还是不信咱们,朱威朱大人,你要是信不过我们,何必选我们一起过来呢?”
     刘伟平拉不住,他这小舅子在家里被宠坏了,脾气确实不好,原先还害怕朱威的身份与官威,可是现在在这大漠之中,哪里还管得了那个。
     朱威倒是没生气,笑笑说道:“刘百户就不要挡着金兄弟了,在这草原之上,只有咱们几个能说上话,可不能什么事都憋在心里,那是要出事的。今天也借此机会将事情说开,前路漫漫,通力合作为好。”
     金三顺挣脱了刘伟平的拉扯:“好,那我请问朱大人,这次去鞑靼汗庭,可有危险?”
     “自然是有的。”
     “你为何选我们?”
     “额…我不认识其他人了…”
     “卧槽泥马…”
     ……
     宁夏城,驿站。
     岳峰准备动身回京…
     “大人,我们不再等等?”
     “等什么?等朱威回来?他还回的来吗?”
     “可是这圣旨…”
     “圣旨我已经给了朱威,若是真的送去鞑靼汗庭,让鞑靼异动的话,这朱威就算回来,也是个死,到时候就说他假传圣旨,一个朱威的脑袋,若是不够让鞑靼消气的话,就用他全家的脑袋,还不够的话,那就从荡寇城开始,从千户到小旗,有一个算一个,总会让鞑靼消气的。”
     “这宁夏也算是陈其辰的老巢了,多死一些人总是好的。”
     原来这份圣旨是可送可不送的,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份圣旨,那就说来话长了,朝堂因为这个争论不休。
     以现在大明与鞑靼汗关系,双方都是心知肚明的,大明朝廷要的是面子,因为现在并没有什么能力对鞑靼进行有效的控制,而鞑靼要的是里子,也就是利益。
     大明诸公为了不惹怒鞑靼汗,保持住面子,就先派人申饬,这样没有放到明面上的申饬,不痛不痒的,可是能最大程度,保住大明的面子,若是鞑靼还是要与女真结盟,并且不退兵,大明就当没申饬这回事,后面该打还是该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鞑靼若是放弃结盟并退兵,那就好办了,将这圣旨内容在国内宣扬出去,让世人知道大明的强大…
     所以啊,这圣旨是下了没错,可是朝廷可以随时不认,毕竟那上面了没有天子大宝的盖章,而这些朱威哪里懂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拿命闯关,稳赔不赚 贴身保镖:美女总裁很怕疼 那一夏,那一生 班主任育人故事集合14篇 精神病面前,鬼东西算个球 贤者与魅魔 在异世界努力活成咸鱼 我的师德故事300字6篇 别人修仙她发癫,无敌尽头是考编 大唐:藏私房钱,被小兕子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