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认识《易经》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古典文学 > 认识《易经》

第四节 《易经》与《易传》

书籍名:《认识《易经》》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认识《易经》txt下载 认识《易经》笔趣阁 认识《易经》顶点 认识《易经》快眼 认识《易经》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认识《易经》》第四节 《易经》与《易传》,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一、《易经》和《易传》

《易传》的成书比《道德经》要晚。我们发现,《周易》和《道德经》有很多互相交叉的内容。恐怕这里,既有老子的《道德经》吸收了在他之前早已流传的《易经》的内容,也有后来孔子整理《易传》时吸收了老子《道德经》的内容。孔子原先不知天道,他闻听老子已经懂得了天道,曾四次拜访老子,向老子学道。老子曾经教导孔子:你不仅要懂得人道,还要懂得天道,否则只知道仁、义、礼、智、信这些人道是没什么用处的。孔子向老子学道时还没有研习《易经》呢。孔子晚年同他的弟子开始研究《周易》,充分吸收了老子关于天道的思想,并在《周易》作为占卜用书的基础上,从天文、地理、国家、社会、人事等方面对《周易》进行全面、系统的解释和论述,写成了十篇解说文章,就是《易传》,也称《周易十翼》。《易传》比《周易》成书晚了五百多年,比《道德经》成书晚了近百年。现代人看到的《易经》就是《周易》。《周易》是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的。《周易》就是包括《易经》的八卦(六十四卦)的卦画、卦辞、爻辞和《易传》(十翼)在内的全部图像及文字解说材料。也正是有了《易传》对《易经》进行详细的介绍、解释、说明、论述以后,《易经》才由一种占卜术发展成易学。《易经》的成书年代古老,从其文字的生僻程度看,至少比春秋要早,具体年代已不易考证,有说西周初的,也有说西周末的。《易经》六十四卦体例完整和谐不可分割,文字风格前后一致,当属一气呵成,而非几个时代的断续之作。只是其中的卦画(即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画法,不含文字),有可能是更早时流传下来的。

与《易经》相比,《易传》的文字则明显好懂得多,有古文基础的现代人就可读懂。《易传》是对《易经》的注释,同时《易传》的不同篇目,甚至同一篇目中不同章节运用文字的风格及内容观点也明显多变,可能不是一时一人所写。关于《易传》的作者,《史记》记载为孔子,今人有认为其成书于战国时期或秦汉的,也有认为是后人在孔子原《易传》的基础上添加修改而成的,各种观点不一而足。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易传》中多有儒家观点出现,并且努力寻找《易经》的道德伦理价值。有时读起来会感觉《易传》并不是那么“忠实于原著《易经》”的。不过总的来说还是要感谢《易传》的作者,假如没有他们的解释,《易经》就真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天书了。

现在流传下来的《周易》是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的。“经”是指八卦和六十四卦。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辞、爻题、爻辞。形象地说,六十四卦如同著作的六十四章;卦画如同每章的序号;卦辞如同每章的题目和主旨;每卦六爻如同六个小节,爻题如同每节的序号;爻辞如同每节的内容提要。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但为首的两卦乾和坤各多一个用爻,所以共三百八十六条爻辞。

《易经》包含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用阳爻“—”(一个长横)和阴爻“--”(两个短横)三个一组相叠构成八卦,六个一组相叠构成六十四卦。八卦分别象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以及这八种事物内涵的特质,并借由以上特质可以取类比像万事万物。

《易经》六十四卦的顺序绝非随意排列,而是象征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每卦的卦画也富有深意。首两卦乾和坤各象征天地,又不仅止于天地,抽象出了世界初始状态中纯阳和纯阴的性质。接着阴、阳相荡,化生万物,接下来的一卦便是“屯”,描述了世界初生时混沌的状态……第六十三卦为既济,其卦画是阴爻与阳爻均匀分布,并且阳爻居于奇数位(阳位),阴爻居于偶数位(阴位),意思是万物已发展至阴阳完全调和的平衡态,似乎世界归于静止了。但《易经》令人叹服的是以“未济”作为第六十四卦来结尾,在看似平衡的静止之后,体现出世界本质上是运动不息的。

如同六十四卦的顺序一样,每卦中六爻的顺序也反映事物在某些细节发展阶段的规律,这种规律因该爻所处的卦的主旨、该爻的具体位置(从下至上六个位置中的哪一个),以及该爻的性质(阴还是阳)等因素综合而决定。


二、《易经》六十四卦歌

“上下经卦卦名次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周易》的文字都是文言文,不太好懂。学《易经》最好是先学《易传》,借助古人对《周易》的解释,对《易经》有个大概了解,然后再学《周易》的“经”,即六十四卦的部分,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易传·十翼》详解


《易传》共七种十篇,它们是《系辞上传》《系辞下传》《彖辞上传》《彖辞下传》《象辞上传》《象辞下传》,三种六篇,再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共七种十篇。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为便于初学者连贯地读懂、理解《易传·十翼》,我们在《易传》每一段原文后,都用白话文详细解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 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