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历史军事 >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什么制度支撑着贸易

书籍名:《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作者:加藤阳子
推荐阅读: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txt下载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笔趣阁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顶点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快眼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什么制度支撑着贸易,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接下来,我们暂时将时间倒退回到英国、美国以及俄国进入东亚的19世纪后半叶。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列强开始积极地进入中国市场。请大家先假设自己是东亚最知名的英国贸易公司之一——怡和洋行的员工。说起怡和洋行,因长崎的哥拉巴宅邸(1)而闻名的托马斯·布莱克·哥拉巴,正是在1859年(安政六年)作为怡和洋行的代理人来到长崎任职的。

假设大家接到怡和洋行总部的指示,前往日本和中国采购当地出产的铜矿。在进行交易时,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希望日本与中国“可以维持稳定的价格和产量,并且对各国一视同仁,以相同的条件进行交易”。怡和洋行员工应该以什么为基准判断日本与中国达到了这样的条件呢?这一基准是某种法律,请想一想贸易中不可缺少的法律是什么?

——法律的名称?

嗯,应该说是法律的类别。

——……

只要能了解这一点,就可以对长期以来让日本苦恼的修约等问题有所认识了。

——要为英国的购买创造比较好的条件。

哦?这是在考虑如何才能在贸易中规避日本的高额关税吧?这是与关税相关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1858年(安政五年)幕府时代签订的《美日修好通商条约》。这是一项不平等条约,内容包括:1.开放神奈川、长崎、新潟及兵库等港口;2.自由通商;3.在开港地设置外国人居留地,让一般外国人居住于该处,并禁止前往日本国内旅行;4.承认对于居留在日本的该国国民的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5.日本不具有决定关税税率的权力(失去关税自主权)。除美国以外,幕府也与荷兰、俄国、英国及法国签订了相同的条约。

因此,如果把首先迫使对手签订不平等条约作为前提条件的话,确实是这样的。不过,我想问的不是这个。

例如,像足尾铜山这样日本国内为数不多盛产铜矿的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流入附近的河道,使得田地荒废,无法耕种,农民因此向政府请愿陈情。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面对民众的抗议,不得不对铜矿污染问题进行调查,铜矿的生产就有停止的危险。那么,身为英国怡和洋行的员工应该用什么方法胁迫日本政府,从而使其顶住人民的不满而继续生产呢?让大家扮演这样讨人厌的员工,真是不好意思。(笑)

——警察。

哦哦,使用警察的力量吗?那就是动用警力来监督管束附近居民这样的相关规则了。如果制定了这样的法律,那就称之为“取缔法”好了。明治政府确实曾经聘请法国的法学家布瓦松纳(2),让他以法国法律为蓝本起草各种法典,并在1880年(明治十三年)先于宪法公布了《刑法》与《治罪法》(即《刑事诉讼法》)。在宪法颁布之前制定刑法的想法,可以说与历史是一致的呢。虽然在出现农民暴动的情况下可以出动警察,但作为企业来说,最基本的还是应该从经济层面入手,保证铜矿的产量吧。如果要说是刑事还是民事方面的话,那应该是民事。那么,什么样的法律可以保证这样的目的呢?

——《商法》与《民法》。

啊,答案终于出现了。只要有这两种法律,就可以用契约之类的手续来完成交涉。如果只是单纯要求维持产量的话,只要经营足尾铜山的古河矿业与怡和洋行单独进行沟通就可以了。没错,就是《商法》与《民法》。

但是,不论《商法》还是《民法》的制定,进展都相当缓慢。政府为了修改条约,加紧进行着《商法》与《民法》的起草工作,在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公布了《商法》《民法》《民事诉讼法》以及《刑事诉讼法》,日本终于有了一个法治国家的样子。但是,《民法》颁布之后,受到了部分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这部《民法》破坏了诸如家族道德等日本的传统伦理。就日本政府的立场而言,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自然希望能够早日制定《民法》,但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下,制定的《民法》却一直未能真正施行。直到1898年7月,《民法》才得以施行。《商法》的施行,更是要等到近一年后的1899年6月。

在日本不断要求尽快废除不平等条约时,列强则表示:“请制定《商法》及《民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确实是正当的主张。当然,列强通过强加于对方的不平等条约,的确能够获得可观的利益,所以列强自然也不会简单地配合进行修改条约的交涉。但只要制定了《商法》和《民法》并遵照实施,贸易就可以相对稳定安全地进行,列强也不能否认这一点。

刚刚的内容,大家都理解了吧。当列强想要从中国和日本获取经济利益时,他们高度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平等待遇”。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个问题。如果日本基于与英国是友好国家等理由而给予英国优惠的贸易条件,却不给法国相同的待遇,这种行为就会使得未被平等对待的国家与日本产生纠纷。因此,只对英国实行运费优惠等措施是绝对不行的。

如此一来,英国就会这样考虑:并不需要将日本变成英国殖民地,因为如果将其作为英国殖民地的话,就需要在日本驻军,以防日本受到俄国等其他列强的影响。这不仅需要相关费用,还有可能引发与其他列强的纷争。因此,英国只需向日本要求在港口税收及运费等方面享有与其他列强相同的条件。如果明治政府具有能够在列强之间保持独立,并平等地管理列强利权的能力,那英国就不需要直接控制明治政府;如果是拥有这种能力的国家,就不需要耗费各种成本,将其殖民化并进行直接统治。英国这种充满自信的观点,可以说是建立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海军力量基础上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 棒棒老师系列:会魔法的新老师 伴随孩子成长的小故事 爸爸妈妈我和她:童稚独白 爸爸妈妈家庭教育心理学 爸爸的游戏革命—玩出聪明孩子 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 成就孩子一生的50种心态 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