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历史军事 >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施泰因先生登场

书籍名:《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作者:加藤阳子
推荐阅读: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txt下载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笔趣阁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顶点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快眼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施泰因先生登场,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福泽之后,接着来看看山县有朋吧。

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12月,山县受命前往欧洲进行地方制度调查,到第二年10月,他先后访问了法国、德国以及奥地利等国。山县确立了明治时期地方自治制度(郡制及町村制)的基础,因此,他当时在欧洲肯定对这个问题做了相当多的调查。山县也曾经担任陆军大臣一职,还创建了参谋本部,并出任本部长,是陆军的领袖人物。所以,他对国防问题显然也抱有极大的兴趣,并在国外访问中增长了这方面的见识。1889年6月,山县在奥地利维也纳与当时担任维也纳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的洛伦茨·冯·施泰因(Lorenz von Stein)发生了命运的邂逅。

施泰因是个魅力型学者,伊藤博文从为了调查宪法而访问欧洲时起,就深深地被施泰因吸引住了。施泰因把作为明治宪法支柱的权力分立这一基本架构,以及由国家制定社会政策的必要性等理念传授给了伊藤博文。这一次,施泰因教授又如同教导伊藤宪法问题一般,把有关主权线和利益线,这些之后成为山县在帝国议会演讲的主题的重要思想,教给了山县。解说宪法的教授也会讲授军事理念,这一点还挺有趣的。

山县在与施泰因见面之后,首先请教了自己最担心的事。“西伯利亚铁路完成后,日本会怎么样?”山县的担忧源于俄国,因为当时他听闻俄国计划从1891年开始铺设西伯利亚铁路。铁路与国防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当俄国着手建设西伯利亚铁路,并最终要把铁路延伸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时,俄国会不会威胁到日本的国防安全呢?担心这一点的山县便向施泰因询问了关于此事的看法。一直以来,对于日本的国防,一般认为只要能控制对马海峡、朝鲜海峡、津轻海峡以及宗谷海峡等,即可确保国土的安全,但是如果俄国军队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并在这里部署舰队,可就糟糕了。

不知道施泰因这个时候有没有说:“山县先生,别着急啊。”他先让山县冷静下来,再不慌不忙地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施泰因曾经见识过全面运用欧洲各国的铁路来进行的战争,所以,他对山县的问题做了如下说明。

1.即使西伯利亚铁路贯通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你(山县)也不需要担心到害怕的程度,因为抵达东亚部分的西伯利亚铁路,必须经过中国领土。这对俄国来说,就是一个限制因素(虽然施泰因这样说,但是西伯利亚铁路实际上并未通过中国领土,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延伸到中国境内的是中东铁路)。

2.假设进攻日本的俄国军队有3万人,用客车运送兵员的话,需要多达900节车厢。因为西伯利亚铁路是在荒凉的土地上铺设的单线线路,所以要保持整条铁路的通畅,并把3万兵力运送到亚洲其实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即便大部队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但因为港口冻结、缺乏足够的运输船等因素,俄国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运送这么多兵员到战场上。

听到这番话,山县应该稍感安心了吧。但是,施泰因教授接下来的话,却一下子又让心情稍微平复的山县再次不安起来。

当俄国计划占领朝鲜时,西伯利亚铁路就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俄国可以借此在亚洲构筑起自己的海军力量。俄国对朝鲜可能的支配以及在朝鲜半岛东侧设置海军基地这两点,才是西伯利亚铁路兴建后给日本造成的大问题。

我若是山县,大概会急得边掉眼泪边说:“施泰因先生,你怎么不早点说呢。”因为俄国军队一旦出现在朝鲜半岛东侧,简直就是掌握了日本的生死。对日本人来说,日本海虽然没有歌手石川小百合所唱的“津轻海峡冬景色”那般严寒,但也有一种冷得会结冰的印象呢。当然,还有好吃的松叶蟹。可是,生活在朝鲜半岛和俄国等极寒之地的人们,却对日本海有着温暖海域的印象。对于受到大陆严寒考验的人们来说,日本海已经算是温暖海域了。

如果俄国得以南下朝鲜半岛,并且在半岛东海岸的元山附近建设港口,那里就会成为俄国远东舰队的根据地。而且那里的谷湾海非常深,大型船只也可以安全地停靠。施泰因教授具体指出,面对日本海的元山,其附近的永兴湾温暖不会结冰,感觉上就和对岸的日本新潟差不多。施泰因先生警告道,如果俄国在这里建立海军基地,日本就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山县在与施泰因先生会面前,就已经抱有这样的想法,即“我国的政治战略是要让朝鲜完全脱离与中国的关系,让它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以免被欧洲某一强国借事端进行侵略占领之忧”。这段话的意思是,日本的政治与战略是要让朝鲜摆脱中国的影响,并且不让欧洲强国(应该就是指俄国)占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让朝鲜脱离中国这一点上,山县与刚才介绍过的福泽谕吉有着相同的见解。

施泰因向脸色变得非常黯淡的山县提了几个对日本可行的措施。他首先说明,在主权之下的国土范围称为“主权线”。接着说明关乎本国存亡的外国的状态,就是所谓“利益线”,日本的利益线就在于将朝鲜置于中立地位。施泰因认为,日本没有必要立即占领朝鲜,只需让朝鲜如同瑞士、比利时,或是苏伊士运河那样,保持中立状态就行了,要让朝鲜成为中立国,只要取得英国、俄国、中国、德国及法国等多数国家的认同即可。

也就是说,暂且先不主张占领朝鲜才是明智的,而朝鲜中立一事需要得到清政府以及其他列强的允诺。于是,这里就出现了由日本来代替清朝,对朝鲜的中立进行保障和担保的理论。所谓担保,就是通过武力等实力来维持某种状态,山县在与施泰因会面时,就萌生了这种意识。当时是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6月,来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就将开始施行,并召开首次国会,即帝国议会。而调查之后回国的山县则将成为首位内阁总理大臣,在第一届帝国议会上与众多议员对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 棒棒老师系列:会魔法的新老师 伴随孩子成长的小故事 爸爸妈妈我和她:童稚独白 爸爸妈妈家庭教育心理学 爸爸的游戏革命—玩出聪明孩子 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 成就孩子一生的50种心态 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