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像曹操一样活着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历史军事 > 像曹操一样活着

第4节:4以貌取人

书籍名:《像曹操一样活着》    作者:李师江
推荐阅读:像曹操一样活着txt下载 像曹操一样活着笔趣阁 像曹操一样活着顶点 像曹操一样活着快眼 像曹操一样活着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像曹操一样活着》第4节:4以貌取人,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综上,可以这么认为,曹操的读书是一种实用型的读法,原则是书为我用,而不是一头掉进书海淹得半死不活的呆子。涉猎应该颇多但完全凭自己兴趣来选择精读部分。从表面上来看,他跟他老爹一样,不是做学问的料子,祖上积德的话当个混世魔王就不错了。

那么后来曹操的诗和文章写得还真不赖,拉了一帮子开创了文学流派"建安文学"。曹操的诗呀,写得很清新很自然很口语,很有新气象,就是因为他没扎进诗书里去学文绉绉的很学院派的东西。以后自己有生活阅历了,有感而发,举重若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只有心怀天下不拘一格的人,才能把对宇宙和人生的感觉这么拉家常地信手拈来。所以曹操对诗歌的感觉,完全是个人生活经历和气度中来的,绝不是学院派里磨出来的。

4以貌取人

读书是为了摸到政治这根竿子,当个有特权的国家公务员,然后顺着竿子往上爬,最后混得有头有脸,一呼百应,好光宗耀祖。这是几千年来中国读书的一个最大门路和最高理想。曹嵩买了那么多自己根本看不懂的书让曹操读,目的也就是这个,当个货真价实的官。曹操也懂得这门心思,所以当他在嘴上长了几根毛觉得自己也像个男人的时候,也就捉摸着怎么当官了。

怎么当官呢?去考试?可没地方考。因为通过考试看你是不是料子的科举制度是唐朝才有的。即便当时有地方考,他也未必考得上,他擅长的兵法应该靠考军事院校,可是古代主要考的是之乎者也仁义礼信,看你对四书五经的理解透彻不透彻。最后一道重点题一般是这样:比如有个孩子,被父亲教训一通,结果一生气就把父亲暴打一顿,把父亲关到屋子里,每天拿点狗屎进去维持给养。那么请问,这个儿子这么做对吗?如果不对的话不对在哪里?答案必须紧扣《论语》中的原话!如果是小曹操来回答,他可能会答: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恭喜你,得零分。

没有考试制度,又怎么能进入官场。原来当时流行的是品评推荐制度,不用考试,就人给你好的评语推荐就能当官。并非人人都有推荐的权威,如果这样的话,哪个父母不会把儿子夸成一朵花,白痴也能当大官了。推荐人很有讲究,必须是名士,社会公认他有眼力的,如果他推荐了一傻子,牌子肯定也就砸了。因此当时社会上也很流行品评人物,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品人专家,一旦他品人出名,方圆几百里的人就会慕名而来,争当门生呀!为什么要过来当门生呢,假如这个师傅给你一句好的评语,那就相当于一张文凭呀,饭辙有了就。那么那些个著名的品评专家呢,是社会上的大偶像,一举一动都有人学呀。有个叫郭泰的专家,是一流的专家,天王级偶像,走到哪里粉丝们见他潇洒的举止,都会尖叫,有一天他在路上遇上骤雨,躲避不及,大雨淋湿了他头上挺拔的头巾,头巾一角瘪了下来。刚好被他的粉丝们看见,粉丝激动得不行:偶像,你好有型呀,帅得掉渣啦!很快,社会上就流行戴头巾故意折一角,时尚的名字叫"林宗巾"(林宗是郭泰的字)。当时谁要是懂得去注册商标的话,发大财了。天王的魅力可见一斑!

如果说曹操考试不行的话,那么按照品评来得分的话,结果如何?很不好意思,这个成绩恐怕更低。上文已经说过,曹操的长相不但对不起观众,而且对不起自己,否则不会找替身。品评之风盛行的当时,认为杰出的人物应该是有不同凡响的外貌,至少都会露出端倪。比如说比曹操小6岁的刘备,长得就很不一般,五官长得正点外,两只手长得能垂到膝盖,跟长臂猿进化来似的;还有一对招风耳,自己都能看见,跟猪八戒有得一拼,这都是贵人之相。还有比曹操小27岁的孙权,也是相貌奇伟,很早就引人注目。为什么要强调相貌呢,这是品评人物价值的重要条件。即使没有和奇特的,也应该是相貌堂堂,有男子汉气概的,比如说曹操的死党袁绍就是威风凛然的样子,早年他一直没怎么把曹操放在跟自己平等的位置。还有一个相貌堂堂的刘表,后来给刘备骗去荆州的那哥们,也是一狂帅之人。他对建安文人王粲的才华非常欣赏,欣赏到什么地步呢?想把女儿嫁给他。但是呢,王粲这个长相跟曹操有得一拼,那是相当的平庸。毕竟女儿是嫁给一个有才华的人,而不是跟那个人的才华睡觉呀,刘表考虑老半天只好作罢。从中可见刘表这个人磨叽的性格,也可见相貌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薛岳传 许倬云谈话录 徐志摩新月社 徐梵澄传 熊彼特传 醒思录 星月皎皎水边城 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 新中国反腐简史 女人厚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