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第七章 组织管理

书籍名:《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第七章 组织管理,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组织管理是一个以组织结构为核心问题的管理研究领域。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组织管理研究在范围、主题、成果形态、研究队伍和成果应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度是影响组织管理实践和研究的主要条件之一,70年的组织管理研究按照制度背景的差异大致可分为计划经济主导时期、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市场经济基本建成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组织管理研究逐渐受到美国的组织管理研究的影响,在组织理论、组织模式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是一个跟随者和模仿者。同时,也有一些中国学者对中国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总结。



第一节 引言


一 组织管理学科演化的一种假说下的基本概念说明


管理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管理学的各种细分学科不断产生和演化的过程。组织管理从一般管理学的一种管理职能到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或学科,经过了若干次的演变,这些演变是在组织管理这个笼统的概念下展开的。目前,组织管理实际上处于历史上的若干阶段遗留并存的一个时期,或者指组织与管理,或者指组织设计,存在范围过宽或过窄的问题。我们提出新组织管理的概念,期望在组织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延伸,更加衔接、充实和全面地对组织结构问题进行研究。图7—1对组织管理的学科演变趋势进行一些说明。在新组织管理这一假说的基础上,我们对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一些简要说明。

图7—1 组织管理的学科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组织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管理研究中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在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普遍认为组织情景因素是决定性的,在考虑组织情景因素的条件下,对组织结构的选择,就是组织设计。然后,在不同的组织设计条件下,企业组织学习的条件、过程、方式和效果是不同的,进一步,组织学习对企业的组织能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组织能力又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影响企业战略和目标的实现。这是我们关于新组织管理的范围和主线的基本认识。



(一)组织管理


组织是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将人、财、物资源集合而成的有机统一体,它包括财产组织、作业组织和管理组织等不同部分(吴培良等,1998)。“管理组织”,才是组织管理所研究的“组织”的准确范围,这种管理组织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组织的结构,它是组织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组织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对象是企业管理组织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吴培良等,1998)。组织管理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是一种组织与组织成员个体在进行交换时,组织从组织整合的角度依靠组织的多方面社会资源与组织成员个体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涉及劳动过程中的信息、知识和价值观等内容,通过权力机制、学习机制和文化机制实现。组织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不仅具有管理学学科共同的“软”“杂”“散”“疏”的特点(黄速建、黄群慧,2007),还有分化重组和交叉融合的个性特点。



(二)组织理论


对组织管理进行研究,所形成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称为组织理论。组织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组织理论,又称作大组织理论,包括了一个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战略、结构、技术、规模、权力、沟通、激励等。这种广义的组织理论,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子学科,是指依据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有关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政治学、工程学、信息和系统科学等)中的知识,系统地研究由人所形成的各种组织在个体、群体和组织层次上的行为,以达到组织所期望目标的学科(黄速建、黄群慧,2007)。在源自管理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组织理论中,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系统工程四大学科的影响是主要的,其中,又以系统工程的影响最大,这可能是因为源自系统工程学科的组织理论提供了一种范围更宽、整体视野更强的理论框架。例如,组织管理中的结构权变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这些整体性很高的理论就源自系统工程学科。

狭义的组织理论,又称小组织理论,或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和运行,把环境、战略、技术、规模、人员等问题作为组织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加以研究(吴培良等,1993)。组织设计理论考察人们是如何集合部门和组织,如何关注组织这一分析层次的结构和行为的差别。组织设计理论是关于组织的社会学,而组织行为学则是关于组织的心理学(理查德·L.达夫特,2017)。

组织理论还可分为古典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机构的职能结构(关键职能)、权责结构(权责分工及相互关系)、层次结构(纵向管理层次)、部门结构(横向结构)及其组合形式,强调分工与层级划分。现代组织理论研究组织的整体效率,强调组织效率胜于资源配置效率(程新生,2004)。



(三)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所以又可简称为权责结构。这一结构体系的内容包括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和职权结构(吴培良等,1998)。Dow(1998)提出,组织结构的含义有两种不同的界定,构造性的含义和共同激活性的含义。构造性的组织结构观强调对工作的权威协调,而共同激活性的组织结构观强调参加者之间的重复互动模式。两种观点在层级制、权力和组织目的性上的立场是不同的。构造性的组织结构观对结构的解释着眼于目的的重要性,而共同激活性的组织结构观则是着眼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果说组织结构是组织管理的核心,那么进一步,组织结构的核心就是组织权力。组织结构是企业执行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企业能力的重要基础(殷雄,2015)。

广义的组织结构还包括治理结构,但通常所指的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是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中关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而企业组织结构则是企业中各机构的设置及其组合形式。企业治理结构是从激励与约束的角度来规定企业中各利益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它通过一个委托—代理的链节关系形成了企业的治理结构模式。而企业组织结构则是从分工与协作的角度来规定企业中各成员的工作关系,它通过一个目标—手段的链节关系形成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林志扬,2003)。尽管如此,在现代企业实践中,由于组织间关系的重要性,单个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受到企业间治理结构的重要影响。



(四)组织设计


罗珉(2010)认为,组织设计是关于如何建立或改变组织结构并使之更有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组织结构问题放在企业管理的框架下,就成为组织设计问题。就一个企业来讲,组织设计是在充分考虑各种情景因素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各种要素和形式的具体设想和论证。组织情景因素包括环境、战略、技术、企业规模、企业生命周期、企业文化等。组织结构要素,既包括层级、部门、职位、流程等单项要素,也包括信息、权力、制度等关系要素。组织模式,指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类型。组织模式通常按照组织结构的不同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组织模式有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网络组织、模块化组织等。在信息技术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推动下,企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无边界组织不断增加,组织设计超出了单个企业的边界,企业间关系也纳入组织设计的范围,网络制组织成为组织设计中一种重要组织模式,其中的企业治理和企业组织结构交织在一起了。



(五)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是组织不断获取、创造和运用知识,努力改善自身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而保持可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陈国权,2002)。组织学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适应性学习,是在遵守组织既定的假定和知识基础上的学习;第二类是创造性学习,是对组织现有的假定和知识基础的质疑和修正,最终达到应对环境变化的目的;第三类是再学习,通过组织学习,不仅发现阻碍和促进组织提高效率的因素,同时提出有效的组织策略,提高组织学习的效率,更加稳定地提高组织绩效(Snell,2008)。组织学习是组织变革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工具,著名的组织变革三阶段论,把组织变革分为解冻、变革、再冻结三个阶段,上述组织学习的三种类型大致与组织变革的三个阶段相对应。



(六)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和企业能力的含义大致相同,包括独特能力、核心能力、动态能力等。组织能力可以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理解为一种完成一定任务的资源组合,从演化经济学角度理解为一种组织惯例组合,从知识管理角度理解为一种专业知识组合。例如,李巍等(2010)认为,组织能力是企业内部系统化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直接或间接地与企业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关联在一起,组织内部的专业知识存在于个体,组织能力是个体知识向集体知识不断转化的结果。从“集中力量办大事”“知识就是力量”“继承光荣传统”这些俗语中可以直观地认识到组织能力中包含的权力、知识和价值观等内容。



二 学科间关系


组织管理是从一般管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研究领域和一个子学科。随着结构权变理论的提出,组织设计在很多方面代替了组织结构,从一个范围更大、准确度更高的视角来认识一个企业的组织系统和组织状况。组织管理曾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管理学科,从其中相继分离出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治理、组织文化等学科,其后组织管理萎缩,局限在组织设计的研究领域和课程范围内。组织设计在与组织管理的藕断丝连的历史连接中,一些边缘和中间地带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游移和倚墙而居,如企业治理结构、职位分析、流程管理等。

本章所研究的组织管理以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为基础,将组织学习和组织能力纳入其中,期望将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综合在一起,更为全面地理解组织结构的含义和价值。通过对70年中国组织管理研究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学科分化和研究领域细分的背景下,尽管很多研究领域从组织管理的母体中独立出去,但组织结构是什么?组织结构受哪些因素影响?组织结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如何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这四个问题决定了组织管理研究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决定了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组织学习和组织能力是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的主体和核心概念。在70年的时间里,这四个核心概念成为推动中国企业组织管理研究变化和发展的主线,成为组织管理研究中众多概念、命题、理论、模型、体系的逻辑枢纽,成为组织管理的研究者、学习者和实践者思考和交流的河津船桥。面向未来,中国的组织管理研究不仅应重视组织结构受哪些因素影响的研究,也应重视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效应的研究,在组织结构和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寻找一些重要的中间环节,组织管理的研究主线应该是“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组织学习—组织能力”。在这一研究主线下,组织管理的范围形态是一个范围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宽的倒漏斗状,或者是一条河流的主源在接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支流后的大河主流景观。



三 研究意义


中国的组织管理研究的70年,是组织管理在一般企业管理学的母体中孕育、在传统的组织管理大母体中分化、在组织设计的年轻身体中成长的过程,是中国管理学在接受苏联和欧美管理学研究范式和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成长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中国管理学本土化和探索中国式管理模式的过程。本章通过对70年实践的分析,采用历史叙事的方式进行总结,可以为今后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本章的资料来源包括政府文件、教材、专著、论文等,通过文本细读方式提取关键知识点,为论文的思考和写作提供基础材料。由于不同关键知识点之间差异巨大,不能构成同质化的单一样本,难以形成有效的统计分析的样本总体,最后对这些关键知识点的处理是通过抽象的概念思维完成的。

本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历史阶段划分,按中国组织管理研究对象的制度背景分为计划经济主导时期、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市场经济基本建成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四个阶段。第二个部分选取组织管理领域中一些重要理论和案例研究进行回顾、提取和分析。第三个部分是未来展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 有钱女人怎么做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赢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