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第三节 若干评论

书籍名:《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第三节 若干评论,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第一, 经济学研究需要学术批评, 但这种批评应当是在学术的范围之内进行,“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色彩浓厚的扣帽子、打棍子式的批判, 只会压制正常的学术争鸣。科学哲学已经证明, 科学批评是科学进步的巨大动力。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通过严肃认真的科学批评, 能够帮助研究者确认研究成果中的真理成分, 识别并摒弃其中的错误因素, 从而推动科学研究不断地向前进步。在经济学领域中, 学术批评对经济学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学术批评应当是只针对观点而不针对研究者, 应当是以理服人的学术争鸣, 而不是功利色彩浓厚的政治批判, 否则, 不仅无益于拓展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反而会扭曲和误导学术研究的方向, 禁锢学者的思维, 使学术研究出现停滞甚至倒退。苏联斯大林执政后期和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学研究的状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 优秀的经济学家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还需要具备挑战传统观念和坚持真理的勇气。在这方面孙冶方堪为典范。在源自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统天下的时期, 他能够从貌似深刻的理论体系中, 深刻地洞察出其中蕴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对传统理论的观点、体系和方法论提出全面的质疑, 并根据对中国具体国情的认识, 提出了一系列充满真知灼见的理论观点和改革建议, 在此基础上, 初步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尽管他的理论观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全面的攻击和无情的批判, 他本人也因此锒铛入狱。但他不随政治风向而轻易改变观点, 出狱后就宣布:“我是一不改志, 二不改行, 三不改变观点。”这充分展现了一个严肃的学者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良好风范, 堪为后世楷模。

(执笔人:万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