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第十一章 20世纪80年代农业联产承包制改革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书籍名:《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第十一章 20世纪80年代农业联产承包制改革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首先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的。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取得明显成功的重要原因。



第一节 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在不断升温的“左”的思潮的推动下, 中国农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合作化运动高潮”, 仅用三年多的时间, 就完成了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合作化, 接着又用两年多的时间, 就在全国实现了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这种体制是以“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为特点的, 是建立在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带有浓厚行政色彩、平均主义色彩、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和超社会发展阶段空想色彩的联合体, 天生带有极大的弊病, 劳动组织强调“集体化”、收入分配强调“平均化”、农业生产强调“计划化”, 再加上“共产风”“浮夸风”作祟, 致使中国的农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 农民生活仍然长期处于极其贫困的状态。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中国亿万农民群众一举打破了人民公社高度集中经营的僵化体制的牢笼,实行了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以“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为主要经营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下简称“家庭承包制”)。这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家庭承包制形式多样, 但其基本内容就是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按人口和劳动力的比例, 平均承包给农民家庭经营, 双方签订合同,实行包种包收, 并按比例向集体上缴公积金、公益金等提留和向国家缴纳农业税及征购的公粮。这种家庭承包制本来早在1956年就曾在中国的农村中出现过, 受到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欢迎, 但却被官方冠以“单干风”“走资本主义道路”“修正主义路线”等罪名而遭到批判和禁止。然而即使这样, 这种经营形式经过几起几落,也未全部消失, 在一些地方或明或暗地一直存在。1978年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中共中央“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指引下, 这种由农民自主创造、自发进行的家庭承包制的变革, 于20世纪80年代初迅速遍及全国农村, 并成为农村经济运行的主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