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第六节 涉外经济法制建设的新进展

书籍名:《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第六节 涉外经济法制建设的新进展,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加入WTO前后, 经济界和法学界的专家都提出, 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与世贸组织规则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 但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使其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律, 与世界贸易规则完全一致起来。

龙永图指出, 加入WTO后对外开放将出现三个变化。第一,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将会面临更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将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来从事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第二, 中国将建立一个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稳定、透明、可预见性的法律体制, 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第三, 中国将建立更加开放的政策环境。[518] 曹建明指出, 总体而言, 加入WTO会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涉外经济贸易案件更为有利的态势, 但同时在市场准入、降低关税、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外商投资数量限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方面还要进一步调整。[519] 王家福指出, 中国现行的经济法律与WTO规则是相通的, 但还要进一步在立法中彰显市场经济法制理念, 贯彻国民待遇原则和法制统一原则, 体现公平竞争精神,增强法律透明度。为此, 要制定民法典, 健全外商投资法, 完善对外贸易法, 加快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立法。[520] 李晓西指出,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与WTO要求相比, 存在与WTO 规则不一致、不协调、不透明的三个突出缺陷, 需要尽快设立专门的通报咨询机构, 建立一个透明的、统一的、公正的、便于监督的法律体系。[521] 王利明提出, 需要借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与国际接轨,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首先要制定一整套的金融、保险、电信、商业、外贸、航空等方面的法律, 在内容上逐步与《服务贸易总协定》相衔接;要尽快制定反倾销法;根据加入WTO的要求,协调、修改、统一“三大外资法”中超国民待遇和非国民待遇等问题, 健全国有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制度建设。[522]

按照世贸组织规则, 1999年年底至2002年, 我国清理了各项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 并对原有货物进出口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废立改”, 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和与之配套的10个部门规章, 涵盖了我国进出口管理体制的各个方面。根据中央政府2001年9月的通知精神, 地方各级政府按照法制统一、非歧视和公开透明的原则, 对19万多件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予以全面清理。2004年7月, 我国颁布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 将实行了50年的外贸审批制改为登记制, 初步形成了外贸管理的三级法律框架体系。我国进一步完善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统一、公平、透明的涉外经济法律体系, 比较好地调整了我国经济主体与国外经济主体的各类经济关系。

2019年3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将取代“外资三法”, 成为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权益和管理外国投资的基础性法律。外商投资法全面确立了对外资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确定了外资在中国进行公平竞争的环境, 进一步加强了对外资企业权益的保护。遵循了四个重要原则:一是突出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外商投资的主基调;二是坚持外商投资基础性法律的定位;三是坚持中国特色和国际规则相衔接;四是坚持内外资一致。

21世纪以来, 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修订旧的国际经济贸易公约, 参与制定新的国际经济贸易公约, 切实履行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入世”承诺。2003—2008年,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与外国缔结的各类条约、协定、协议和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共74件, 2009年又批准了7件。2016年, 中国加入联合国国际道路运输公约, 成为该公约第70个缔约国。2017年以来, 在美国积极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以及万国邮政联盟等国际公约协定的同时, 我国依旧认真履行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执笔人:李晓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何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副编审;吴铭,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综合部副主任)

* * *

[1]参见李成瑞《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若干问题》,《财贸经济》1986年第11期。

[2]参见吴敬琏、刘吉瑞《论竞争性市场体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3]参见陈君、洪南编《江泽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第76页。

[5]参见彭森、陈立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394页;张卓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理论支柱》,《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6]参见张卓元《试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与若干规律》,《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7]参见潘承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初探》,《信息参考》1999年第60期。

[8]《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第800—801页。

[9]参见《陈云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13页。

[10]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第1078—1087页。

[11]参见亦农《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我国农村人民公社现阶段的根本制度》,《经济研究》1961年第1期。

[12]参见孙冶方《关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财经体制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140页。

[13]参见苏绍智《试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学术月刊》1962年第6期。

[14]参见朱剑农《论社会主义时期生产资料的四权问题》,《学术月刊》1962年第12期。

[15]参见骆耕漠《关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新建设》1959年第8期。

[16]参见骆耕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和价值问题》, 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17]参见世界银行考察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1982年3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

[18]参见何伟《社会主义公有制应当有多种形式》,《人民日报》1984年12月31日。

[19]参见刘诗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经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20]参见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司编《中国改革大思路》, 沈阳出版社1988年版。

[21]参见魏杰《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理论根据与观念创新》, 王珏主编《劳者有其股——所有制改革与中国经济论坛》,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2]参见范从来、孙覃玥《新苏南模式所有制结构的共同富裕效应》,《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3]参见《领导决策信息》2009年第663期。

[24]参见迟福林《中国改革进入新阶段》,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25]参见《薛暮桥回忆录》,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第349页。

[26]参见王永江、杜一《试论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5期。

[27]参见彭森、陈立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182—184页。

[28]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71页。

[29]参见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课题组《中国民营经济的三大历史性变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3期。

[30]参见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08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31页。

[31]参见《北京日报》2008年11月4日。

[32]参见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课题组《中国民营经济的三大历史性变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3期。

[33]参见《上海证券报》2007年8月7日。

[34]参见蒋一苇《企业本位论》,《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35]参见高尚全《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权》,《人民日报》1956年12月6日。

[36]参见孙冶方《关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财经体制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140—144页。

[37]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修订本)》下卷, 书中说:“参加起草条例的主要执笔人有马洪、梅行、廖季立、董峰、张沛等同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第986页)。

[38]参见戎文佐、吴冬梅《企业理论》, 张卓元主编《论争与发展:中国经济理论50年》,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189页。

[39]参见戎文佐《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轻工业出版社1960年版,第73—76页。

[40]参见周恩来《合理的规章制度应该保留》,《周恩来选集》下卷, 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第462页。

[41]参见孙冶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2]参见孙冶方《从“总产值”谈起》,《统计工作》1957年第13期。

[43]参见孙冶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利润指标》,《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265页。

[44]参见沈经农《关于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核算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1962年5月28日。

[45]参见杨润瑞、李勋《试论工业企业的经济核算》,《人民日报》1962年7月19日。

[46]参见周叔莲、吴敬琏、汪海波《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企业自动调节》,《经济研究》1979年第9期。

[47]参见吴敬琏等《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8]参见厉以宁《所有制改革和股份企业管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86年第12期、1987年第1—2期。

[49]参见张卓元《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第169页。

[50]参见《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2月25日。

[51]参见《经济日报》2008年8月28日。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于1993年12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5年10月27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其修订,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自2006年1月10日起施行。

[53]参见张文魁《“十二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任务》,《经济要参》2011年第5期。

[54]参见金碚《论国有企业改革再定位》,《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4期。

[55]参见《经济参考报》2009年5月7日。

[56]《人民日报》2011年1月25日。

[57]参见《经济参考报》2008年8月26日。

[58]参见《证券时报》2007年12月28日。

[59]参见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中国企业500强分析》,《经济要参》2009年第22期。

[60]参见《“国进民退”之争》,《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0年第3期。

[61]《统计数据不支持“国进民退”观点》,《北京晨报》2010年8月2日;韩朝华:《要想整体“国进民退”也不行》,《改革内参》2010年第2 期;马骏:《关于“国进民退”的初步分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第215号(2009年12月28日)。

[62]参见王俊豪等《中国自然垄断经营产品管制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王俊豪、周小梅《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仇保兴、王俊豪《中国市政公用事业监管体制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3]参见常修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年:进展、经验及未来趋势》,《港澳经济年鉴》(2008), 港澳经济年鉴社2008年版, 第355页。

[64]参见《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178—179页。

[65]参见《经济日报》2008年12月11日。

[66]参见《上海证券报》2011年2月23日。

[67]参见《证券时报》2007年12月12日。

[68]参见《上海证券报》2011年2月23日。

[69]张春霖:《有效约束、充分自主——中国国有企业分红政策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比较》2010年第2期。

[70]参见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第41页。

[71]参见孙冶方《流通概论》,《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204—207页。

[72]参见许涤新《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第246—247页。

[73]参见陈绍之《上海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讨论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规律问题》,《大公报》1963年2月27日。

[74]参见南冰、索真《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的价值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经济研究》1957年第1期。

[75]参见樊弘《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 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第418—419页。

[76]参见陈云《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陈云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13页。

[77]《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34页。

[78]参见张卓元《卓越的理论贡献 深邃的思想启迪——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评介》,《财贸经济》1983年第7期。

[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103—104页。

[80]《列宁全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第369页。

[81]参见吴世经、段云程《论我国市场发育》,《中国市场发育探索》, 中国物资出版社1992年版。

[82]参见何克《论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中国市场发育探索》, 中国物资出版社1992年版。

[83]参见刘国光《再论买方市场》,《财贸经济》1983年第9期。

[84]参见陈晓伟《十年来市场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情况简介》,《财贸经济资料》1988年第4期。

[85]参见郭树清、楼继伟、刘吉瑞《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构思》,《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6年第35期。

[86]参见费景汉、B.雷诺兹等《中国经济体制总体改革合理顺序的探讨》,《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87年第11期。

[87]参见张卓元、吴敬琏《亚洲三国发展的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7年第4期。

[88]参见张俊飚、王宏杰《我国市场体系建设探析》,《财金贸易》2000年第1期。

[89]参见李晓西《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模式》,《中国市场发育探索》, 中国物资出版社1992年版, 第23页。

[90]参见高尚全《民本经济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第2页。

[91]参见何伟等《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全方位开放》,《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92]参见简新华《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理论在改革时期的发展》,《中国经济问题》1999年第6期。

[93]参见本书编写组编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第5页。

[94]参见陈锡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书编写组编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第71页。

[95]参见宋光华主编《市场中介组织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96]参见本书编写组编著《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决定〉 学习辅导百问》, 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版, 第97—98页。

[97]参见常修泽、高明华《中国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推进程度及发展思路》,《经济研究》1998年第11期。

[98]参见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2008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3页。

[99]参见《经济日报》2000年7月27日。

[100]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101]董辅礽:《从社会产品生产和使用统一的角度探索马克思再生产公式具体化问题》,《经济研究》1963年第3期;《关于不同扩大再生产途径下的社会主义再生产比例关系问题——马克思再生产公式具体化问题的再探索》,《经济研究》1963年第11期;《产品的分配和使用与两大部类比例的关系——马克思再生产公式具体化问题的探索之三》,《经济研究》1964年第8期。

[102]杨坚白:《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问题》,《经济研究》1960年第5期。

[103]季崇威:《我国工业应当积极支援和促进农业的发展》,《经济研究》1958年第2期。

[104]乌家培、张守一:《关于部门间产品生产和分配平衡表》,《经济研究》1962年第8期。

[105]江小涓:《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 张卓元主编《论争与发展:中国经济理论50年》,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471页。

[106]杨坚白:《论国民经济根本性的比例关系》,《经济研究》1959年第10期;俞明仁:《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相互关系》,《经济研究》1960年第2期。

[107]杨坚白:《试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和消费、积累比例之间的内在联系》,《经济研究》1961年第12期、1962年第1期。

[108]吴海若:《再生产原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经济研究》1957年第1期。

[109]季崇威:《我国工业应当积极支援和促进农业的发展》,《经济研究》1958年第2期;何畏:《关于发展农业的问题》,《经济研究》1958年第3 期;王向明:《论重工业对农业的依存与支援》,《经济研究》1962年第10期;许涤新:《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经济研究》1962年第12期。

[110]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11]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 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12]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13]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14]佐贯利雄:《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5]江小涓:《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 张卓元主编《论争与发展:中国经济理论50年》,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483页。

[116]谢佩德:《市场势力与经济福利导论》, 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 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肯尼迪·W.克拉克森、罗杰·勒鲁瓦·米勒:《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17]马洪、孙尚清主编:《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 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18]孙尚清主编:《论经济结构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19]杨坚白、李学曾:《论我国农轻重关系的历史经验》,《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

[120]孙尚清主编:《论经济结构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21]宋则行:《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合理调整经济结构》,《社会科学辑刊》(经济增刊) 1983年第3期。

[122]李京文、郑友敬等:《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问题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8年第1期。

[123]李江帆:《服务消费品的生产规模与发展趋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5年第2期;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24]周叔莲等主编:《产业政策问题探索》, 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年版;杨沐:《产业政策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王慧炯等主编:《中国产业部门政策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125]李京文、郑友敬等:《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问题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8年第1期。

[126]黄一义:《论本世纪我国产业优先顺序的选择》,《管理世界》1988年第3期。

[127]李伯溪、谢伏瞻、李培育:《对瓶颈产业发展的分析与对策》,《经济研究》1988年第12期。

[128]孙尚清主编:《论经济结构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29]卫兴华、洪银兴、魏杰:《企业活力与企业行为约束机制》,《学术月刊》1986年第4期。

[130]胡汝银:《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 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131]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多纳德·海、德理克·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 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33]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艾伦·加特:《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银行业、保险业与证券业的未来》,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余晖:《管制的经济理论与过程分析》,《经济研究》1995年第5期;王俊豪等:《西方国家的政府管制俘获理论及其评价》,《世界经济》1998年第4期。

[134]刘伟主笔:《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135]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36]郭克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管理世界》1999年第5期。

[137]张世贤:《工业投资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

[138]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新经济发展战略课题组:《新经济: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求是》2001年第5期。

[139]许小年:《新经济在大炼钢铁吗》,《浙江金融》2000年第7期。

[140]王洛林、江小涓、卢圣亮:《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4期;宋泓、柴瑜:《三资企业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视角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1999年第6 期;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管理世界》2000年第2期。

[141]国家计委经研中心基础产业资金筹集课题组:《我国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资金筹措》,《中国工业经济》1994年第6期。

[142]王俊豪:《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

[143]江小涓:《国有企业的能力过剩、退出及退出援助政策》,《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

[144]罗元铮:《积极利用外资与保护民族工业并行不悖》,《民主》1997年第11期。

[145]王振中:《开放条件下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之探讨》,《改革》1996年第6期。

[146]程恩富:《外商直接投资与民族产业安全》,《财经研究》1998年第8期。

[147]《华商时报》1997年3月7日;《南风窗》1997年第1期。

[148]夏友富、马宇:《外商投资与我国主导产业、幼稚产业的适度保护》,《改革》1997年第3期。

[149]江小涓:《中国推进产业政策中的公共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3年第6期。

[150]王慧炯主编:《产业组织及其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马建堂主笔:《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杨慧馨:《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1]杨灿明:《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市场结构》,《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152]马建堂主笔:《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3]王慧炯主编:《产业组织及其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154]沈志渔:《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组织的市场行为分析》,《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12期。

[155]江小涓、刘世锦:《竞争性行业如何实现生产集中——对中国电冰箱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1996年第1期;江小涓:《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实践——以棉纺织行业为例》,《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156]殷醒民:《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和资源配置效益》,《经济研究》1996年第1期。

[157]戚聿东:《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1998年第4期。

[158]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159]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经济研究》1996年第11期;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吕政、曹建海:《竞争总是有效率的吗? ——兼论过度竞争的理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 期;曹建海:《对我国工业中过度竞争的实证分析》,《改革》1999年第4期;江小涓:《国有企业的能力过剩、退出及退出援助政策》,《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

[160]沈霖:《我国产业组织合理化问题》,《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年第10期;谢地、乔梁:《为垄断正名与反垄断》,《经济研究》1997年第9期。

[161]张维迎、盛洪:《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改革》1997年第9 期;陈小洪:《中国电信业:政策、产业组织的变化及若干建议》,《管理世界》1999年第1期;张昕竹、让·拉丰、安·易斯塔什:《网络产业——规制与竞争理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王俊豪:《中英电信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比较》,《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8期。

[162]余晖:《中国的政府管制制度》,《改革》1998年第3期。

[163]杨慧馨:《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4]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 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65]刘世锦:《中国正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上海证券报》2003年10月24日;刘世锦:《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1期;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1期;国务院新闻办2004年1月20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统计局李德水、姚景源的发言。

[166]吴敬琏:《思考与回应: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上),《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吴敬琏:《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谨防结构调整中出现片面追求重型化的倾向》, 国研网, 2004年11月16日。

[167]徐朝阳、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68]林毅夫:《目前的重工业热不符合中国国情》,《经济参考报》2004年12月23日;赵丽芬、董军:《论现阶段我国“重化工业化”论断的反思》,《改革》2005年第4期。

[169]黄茂兴、李军军:《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170]江小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阶段和新任务》,《财贸经济》2005年第4期。

[171]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2期。

[172]张晔、刘志彪:《产业趋同:地方官员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家》2005年第6期。

[173]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4期。

[174]胡向婷、张璐:《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175]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176]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

[177]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2期。

[178]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3期;李江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第三产业现代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

[179]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速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180]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181]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8期。

[182]金碚:《中国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战略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7期。

[183]徐朝阳、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84]蔡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185]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等:《我国目前产业关联度分析——2002年投入产出表系列分析报告之一》,《统计研究》2006年第11期。

[186]郭克莎:《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9期。

[187]郭克莎:《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王平、钱学锋:《从贸易条件改善看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导向》,《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3期;马捷、周纪冬:《不完全竞争、非对称信息下的最优进口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马捷:《国际多市场寡头条件下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188]刘小玄:《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89]安同良、杨羽云:《易发生价格竞争的产业特征及企业策略》,《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190]孙洛平:《竞争力与企业规模无关的形成机制》,《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191]林汉川、管鸿禧:《中国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92]刘小玄:《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93]郑杰、易卫平、郁义鸿:《我国电信行业的主垄断效应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194]刘伟、黄桂田:《银行业的集中、竞争与绩效》,《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195]张卓元:《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论坛》2007年第20期。

[196]过勇、胡鞍钢:《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2期。

[197]王晓晔:《关于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几个问题》,《东岳论丛》2007年第1期。

[198]王晓晔:《巨型跨国合并对反垄断法的挑战》,《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

[199]王俊豪:《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若干思考》,《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1期。

[200]胡鞍钢、过勇:《从垄断市场到竞争市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2002年第1期。

[201]罗党论、刘晓龙:《政治关系、进入壁垒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

[202]王俊豪、王建明:《中国垄断性产业的行政垄断及其管制政策》,《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12期。

[203]刘煜辉、熊鹏:《股权分置、政府管制和中国IPO抑价》,《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204]朱恒鹏:《医疗体制弊端与药品定价扭曲》,《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05]白让让、郁义鸿:《价格与进入管制下的边缘性进入》,《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江飞涛、陈伟刚、黄健柏、焦国华:《投资规制政策的缺陷与不良效应——基于中国钢铁工业的考察》,《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6期。

[206]余晖:《监管权的纵向配置——来自电力、金融、工商和药品监管的案例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8期。

[207]金碚:《工业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9期;黄群慧:《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产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9期。

[208]傅元海、叶祥松、王展祥:《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基于动态面板的经验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9期;张伟、朱启贵、高辉:《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经济研究》2016年第12期;汪伟、刘玉飞、彭冬冬:《人口老龄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1期。

[209]余东华、吕逸楠:《政府不当干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0期;周亚虹、蒲余路、陈诗一、方芳:《政府扶持与新型产业发展——以新能源为例》,《经济研究》2015年第6期;白雪洁、孟辉:《新兴产业、政策支持与激励约束缺失——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经济学家》2018年第1期。

[210]韩乾、洪永淼:《国家产业政策、资产价格与投资者行为》,《经济研究》2014年第12期;王克敏、刘静、李晓溪:《产业政策、政府支持与公司投资效率研究》,《管理世界》2017年第3期;李文贵、邵毅平:《产业政策与民营企业国有化》,《金融研究》2016年第9期;黎文靖、郑曼妮:《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 ——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经济研究》2016年第4期。

[211]银昕、徐豪、陈惟杉:《林毅夫VS张维迎:一场产业政策的“世纪之辩”》,《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4期。

[212]孙早、席建成:《中国式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产业升级还是短期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7期;陈钊、熊瑞祥:《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效果——来自出口加工区准实验的证据》,《管理世界》2015年第8期;王文、孙早、牛泽东:《产业政策、市场竞争与资源错配》,《经济学家》2014年第9期;韩永辉、黄亮雄、王贤彬:《产业政策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了吗? ——基于发展型地方政府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经济研究》2017年第8期;舒锐:《产业政策一定有效吗? ——基于工业数据的实证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江飞涛、李晓萍:《产业政策中的市场与政府——从林毅夫与张维迎产业政策之争说起》,《财经问题研究》2018年第1期;顾昕、张建君:《挑选赢家还是提供服务? ——产业政策的制度基础与施政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1期;宋凌云、王贤彬:《重点产业政策、资源重置与产业生产率》,《管理世界》2013年第12期。

[213]周末、王璐:《产品异质条件下市场势力估计与垄断损失测度——运用新实证产业组织方法对白酒制造业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6 期;钟真、孔祥智:《产业组织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来自奶业的例证》,《管理世界》2012年第1期;李霖、郭红东:《产业组织模式对农户种植收入的影响——基于河北省、浙江省蔬菜种植户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9期;寇宗来、高琼:《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与企业的创新行为——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214]杨德明、刘泳文:《“互联网+”为什么加出了业绩》,《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5期;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期;傅瑜、隋广军、赵子乐:《单寡头竞争性垄断:新型市场结构理论构建——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考察》,《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1期;程贵孙:《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分析》,《管理科学》2010年第2期。

[215]孙宝文、荆文君、何毅:《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管制必要性的再判断》,《经济学动态》2017年第7期;杨文明:《互联网平台企业免费定价反垄断规制批判》,《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王惠文、黄澄清、魏嫄:《中国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1期;曲创、刘重阳:《平台厂商市场势力测度研究——以搜索引擎市场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2期。

[216]李青原、田晨阳、唐建新、陈晓:《公司横向并购动机:效率理论还是市场势力理论——来自汇源果汁与可口可乐的案例研究》,《会计研究》2011年第5 期;黄坤、张昕竹:《可口可乐拟并购汇源案的竞争损害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12期;白让让、王光伟:《结构重组、规制滞后与纵向圈定——中国电信、联通“反垄断”案例的若干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0期。

[217]许昆林:《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10期。

[218]本节对该理论的介绍主要以张馨(1999) 为依据。

[219]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 中译本, 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20]葛致达:《财政、信贷与物资的综合平衡问题》,《经济研究》1963年第10期。

[221]林继肯:《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经济研究》1981年第1期。

[222]林继肯:《论货币需要量及其确定方法》,《江汉学报》1963年第11期。

[223]Ben S.Bernake, Mark Gerter, 1989,“Agency Costs, Net Worth, and Business Fluctua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9.

[224]Benjamin M.Friedman, Kenneth N.Kuttner, Ben S.Bernake, and Mark Gerter, 1993,“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Short-Term Credit Markets:An Analysis of Prices and Quantities”,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2.

[225]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226]樊明太:《金融结构及其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227]赵进文、黄彦:《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模型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28]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和宏观稳定课题组:《干中学、低成本竞争机制和增长路径转变》,《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229]Young, A.,1928,“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Economic Journal, p.38.

[230]张杰:《渐进改革中的金融支持》,《经济研究》1998年第10 期;张兴胜:《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31]张杰:《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23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和宏观稳定课题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233]Niloy Bose,Richard Cothren, 1997,“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Loan Contracts in a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234]张磊:《后起经济体为什么选择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世界经济》2010年第9期。

[235]Fang Cai,Dewen Wang,2005,“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Implications for Growth”, in:Garnaut and Song(eds), The China Boom and Its Discontents, Canberra:A-sia Pacific Press.

[236]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稳定课题组:《干中学、低成本竞争机制和增长路径转变》,《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237]刘仁和、陈英楠、吉晓萌、苏雪锦:《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基于q理论的估算》,《经济研究》2018年第6期。

[238]中国利率市场化历程:1996年, 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1997年, 放开回购利率;1998年, 改革贴现率形成机制并增加贷款利率上限;1999年, 开始逐步允许不同的机构协商利率;2000年, 放开外币存贷款利率;2004年, 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12年6月, 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2014年11月21日, 将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2倍;2015年10月24日, 不再设定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239]陈昆亭、周炎、黄晶:《利率冲击的周期与增长效应分析》,《经济研究》2015年第6期。

[240]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文、彼得·温纳齐克:《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 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41]金中夏、洪浩、李宏瑾:《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Stockman, A., 1981.“Anticipated Inflation and the Capital Stock in A Cash in Advance Economy”,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8(2)。

[242]纪洋、徐建炜、张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风险与时机——基于利率双轨制模型的讨论》,《经济研究》2015年第1期;He, D., He.Wang, X.Yu, 2014,“Inter-est Rate Determination in China:Past, Present and Future”, HKIMR(Hong Kong Institute of Monetary Research) Working Papers No.042014;Porter, N.and T.Xu, 2013,“Money Market Rates and Retail Interest Regulation in China:The Disconnect between Interbank and Retail Credit Conditions”, Bank of Canada Working Paper.

[243]张勇、李政军、龚六堂:《利率双轨制、金融改革与最优货币政策》,《经济研究》2014年第10期。

[244]强静、侯鑫、范龙振:《基准利率、预期通胀率和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形成机制》,《经济研究》2018年第4期。

[245]为了反映市场环境的变化, 该文把样本分成前半段和后半段。第一阶段从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 第二个阶段从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第二个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快, 先是允许存贷款利率围绕基准利率浮动, 到后来不再设限, 最近两年央行探索了价格型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 如利率走廊制度。

[246]梅冬洲、龚六堂:《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Bernanke, B., M.Gertler,S.Gilchrist, 1999,“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in A Quantitative Business Cycle Framework”, In: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2(J.Taylor and M.Woodford.eds.), North-Holland, Amsterdam。

[247]McKinnon, R., 2005,Exchange Rates under the East Asian Dollar Standard:Liv-ing with Conflicted Virtue, MIT Press(Cambridge) .

[248]陈创练、姚树洁、郑挺国、欧璟华:《利率市场化、汇率改制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研究》,《经济研究》2017年第4期;李成、王彬和马文涛:《资产价格、汇率波动与最优利率规则》,《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249]Lee, M.I.H.,Syed, M.M.H.,Xueyan, M.L.,2012,“Is China Over-Investing and Does it Matte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50]黄达、周升业:《什么是信用膨胀, 它是怎样引起的?》,《经济研究》1981年第11期。

[251]蒋跃:《当前流动资金短缺机制及其缓解对策》,《经济研究》1986年第5期;王一江:《经济改革中投资扩张和通货膨胀的行为机制》,《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

[252]钱彦敏:《论企业外部性行为与货币政策效率》,《经济研究》1996年第2期。

[253]钟伟、宛圆渊:《预算软约束和金融危机理论的微观建构》,《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254]易纲、林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255]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256]龚强、张一林、林毅夫:《产业结构、风险特性与最优金融结构》,《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

[257]张成思、刘贯春:《经济增长进程中金融结构的边际效应演化分析》,《经济研究》2015年第12期;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258]邓可斌、曾海舰:《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特征现象与成因检验》,《经济研究》2014年第2期。

[259]Fazzari, S., R.G.Hubbard, and B.C.Petersen, 1988,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

[260]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预算软约束、融资溢价与杠杆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微观机理与经济效应研究》,《经济研究》2017年第10期。

[261]王博森、吕元稹、叶永新:《政府隐性担保风险定价:基于我国债券交易市场的探讨》,《经济研究》2016年第10 期;Duffie, D., K.J.Singleton, 1997,“Model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rate Swap Yields”, Journal of Finance 52;Duffie, D., and K.J.Singleton, 1999,“Modeling Term Structure of Defaultable Bond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2。

[262]王永钦、陈映辉、杜巨澜:《软预算约束与中国地方政府违约风险:来自金融市场的证据》,《经济研究》2016年第11期。

[263]纪敏、严宝玉、李宏瑾:《杠杆率结构、水平和金融稳定——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经验》,《金融研究》2017年第2期。

[264]陈雨露、马勇、徐律:《老龄化、金融杠杆与系统性风险》,《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第9期。

[265]张斌、何晓贝、邓欢:《不一样的杠杆——从国际比较看杠杆上升的现象、原因与影响》,《金融研究》2018年第2期。

[266]McKinnon, R., 1973,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Shaw, E., 1973,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67]McKinnon, R., 1993, The Order of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2nd ed.Baltimore, 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68]Rorbini,N.X.Sala-I-Martin,1992,“Financial Repres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39.

[269]Bencivenga,Valerie, R., Smith, Bruce, D.1992,“Deficits, Inflation, and The Banking Syste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Optimal Degree of Financial Repression”, Ox-ford Economic Papers, New Series 44.

[270]Hellmann,T.,K.Murdock and J.Stiglitz, 1996,“Financial Restraint:Toward a New Paradigm”,forthcoming in M.Aoki,M.Okuno-Fujiwara and H.Kim(ed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1]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 中译本, 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72]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 中译本, 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73]Evans, P.B., 1995, Embedded Autonomy: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Univeristy Press.

[274]Patrick, H.T., 1966,“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4.

[275]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 中译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世界银行:《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 中译本, 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76]黄达:《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 金融出版社1984年版。

[277]曹尔阶、李敏新、王国强:《新中国投资史纲》,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尚明、吴晓灵、罗兰波:《银行信用管理与货币供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78]王广谦:《提高金融效率的理论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279]张杰:《渐进改革中的金融支持》,《经济研究》1998年第10 期;张兴胜:《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和宏观稳定课题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张磊:《后起经济体为什么选择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世界经济》2010年第9期。

[280]Boyreau-Debray, G., 2003,“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Growth:Chinese Styl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027;王晋斌:《金融控制政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陈雨露、马勇:《社会信用文化、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业组织形式》,《经济研究》2008年第3 期;王定祥、李伶俐、冉光和:《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281]Rioja, F.and N.Valev, 2004.“Finance and the Source of Growth at Various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Inquiry 42;杨胜刚、朱红:《中部塌陷、金融弱化与中部崛起的金融支持》,《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282]丹尼·罗德里克:《相同的经济学, 不同的政策处方:全球化、制度建设和经济增长》, 中译本, 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283]Arrow, J., 1964,“The Role of Securities in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isk Bear-ing”,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Debreu, G., 1959,“Theory of Value:An Axio-matic Analysis of Economic Equilibrium”, Cowles Foundation Monograph 17, Wiley.

[284]徐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金融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经济研究》2018年第7期。

[285]徐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按劳分配·奖金》,《学术论坛》1979年第1期。

[286]于祖尧:《农业实行包干到户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奏》,《经济研究》1983年第3期。

[287]谷书堂、蔡继明:《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按贡献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原则》,《经济学家》1989年第2期。

[288]郭仲藩:《价值论: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和出发点——兼议按要素分配论的理论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

[28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32页。

[290]《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第1470页。

[29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第1878页。

[29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第24页。

[29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第21、12页。

[29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第30页。

[29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436页。

[29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19页。

[297]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921—942页。

[29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934页。

[29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 第849页。

[30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 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第36页。

[301]洪银兴:《先进社会生产力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学术月刊》2001年第10期。

[30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428页。

[30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6—57页。

[30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第53页。

[305]洪银兴:《先进社会生产力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学术月刊》2001年第10期。

[30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697页。

[307]洪银兴:《先进社会生产力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学术月刊》2001年第10期。

[30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699页。

[309]洪银兴:《先进社会生产力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学术月刊》2001年第10期。

[310]钱伯海:《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理论探讨》,《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1年第9期。

[311]卫兴华:《不要错解与误导十六大精神——与晏智杰教授商榷》,《理论前沿》2003年第13期。

[312]杨继瑞:《资本收入性质的再解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313]卫兴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修订版的体系结构和理论构思》,《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7期。

[31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32页。

[3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第21页。

[31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第30页。

[317]刘国光:《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5期。

[318]应宜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必须调整——兼与周为民先生商榷》,《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1月2日。

[31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第28页。

[32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第814、815页。

[3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第23页。

[322]布坎南说:“如果初始禀赋和能力的分配的大体公平能够保证, 在实际预期意义和规范偏好意义上, 对于竞争市场过程的分配结果, 我是相对心安理得的。”参见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 中译本, 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第197页。

[323]迈耶、斯蒂格利茨:《发展经济学前沿》, 中译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第390页。

[3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302—303页。

[325]《列宁全集》第29卷, 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第489页。

[32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 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第563—564页。

[327]马杰、郑秉文:《计划经济条件下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评价》,《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328]部分经典著作译介始自“文化大革命”前, 在改革开放后这些著作陆续重印,如《福利经济学评述》等。

[329]如《五十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1985)、《各国经济福利制度》(1986)、《外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1989)、《苏联东欧社会保障制度》(1991) 等。

[330]1989—1990年, 陆续出版了《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教程》《社会保障初论》《社会保障学》等著作。

[331]童源轼、钱世明:《关于社会主义劳动保险若干问题的探索》,《财经研究》1984年第3期。

[332]当时的社会保障术语还没有得到统一, 如现收现付制的表达方式有:“现提现用”(杨继明, 1987)、大统筹模式(彭布尔等, 1991)、社会共济统筹(周传业、杨团, 1991) 等;完全积累制的表达方式有:“预筹积累基金制”(华文, 1987)、储蓄积累模式(彭布尔等, 1991)、个人强制储蓄预筹(周传业、杨团, 1991) 等;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尽管当时部分学者使用了“部分积累制”(张光耀, 1990) 这一提法,但其含义与现在不同, 当时的含义更多的是从字面上解释, 尽管当时对于部分积累的实现方式见解不同。

[333]杨海清:《发展我国养老保险事业 为企业分忧 为改革配套》,《浙江金融》1985年第11期。

[334]中国劳动学会秘书处:《改革保险福利制度的理论探讨——记保险福利问题学术讨论会》,《中国劳动》1983年第18期。

[335]陈望涛、赵晓京:《北京社会保障问题座谈会纪要》,《社会学研究》1986年第3期。

[336]严忠勤:《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330页。

[337]关于“失业保险”和“待业保险”名称的探讨, 可参见陈天培《待业保险与失业保险》,《中国劳动》1991年第9期;赵建臣《我国待业保险制度亟待深化改革》,《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

[338]多吉才让:《新时期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 第2页。

[339]如《社会保障学概论》(1992, 1995, 1996)、《现代社会保障制度》(1994)、《社会保障论》(1995)、《医疗保险学概论》(1995)、《社会保障》(1996) 等。

[340]如《自贡模式:建立城镇集体职工养老保险新制度探索》(1992)。

[341]如《社会保障体制改革》(1995)、《社会保障制度改革》(1996)、《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新论》(1997)、《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7)、《医疗保障体制改革:一场涉及生老病死的变革》(1999) 等。

[342]如《社会保障与保险》(1994)、《社会保障体系》(1994)、《养老保险改革的理论与政策》(1995)、《社会保障经济理论》(1996)、《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政策与管理》(1999) 等。

[343]如《社会保障指标体系》(1993)、《社会保障财政管理》(1996)、《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运行分析》(1997)、《社会保障法》(1997)、《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书》(1998) 等。

[344]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手册》(1993)、《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概要》(1993)、《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论》(199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论证报告》(199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996)、《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1996) 等。

[345]如《社会保障百科全书》(1994)、《养老保险指南》(1995)、《养老保险617问》(1996)、《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指导手册》(1996)、《医疗保险政策问答》(1999) 等。

[346]如《北欧社会福利制度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993)、《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994)、《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概观》(1995)、《美国的社会保障》(1995)、《全球社会保障1995》(1996)、《社会保障税制国际比较》(1996) 等。

[347]Zheng Bingwen,The Interaction and the Comparison of Social Security Reform in Chi-na and Latin America,“China outside China:China in Latin America”, Held by CASCC, Turin and Milan,Italy, March17-18th, 2008.

[348]张永建:《进一步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座谈会述要》,《管理世界》1994年第5期。

[349]国际劳工组织102号公约:《社会保障(最低标准) 公约》。

[350]张永建:《进一步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座谈会述要》,《管理世界》1994年第5期。

[351]刘志峰:《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前景光明》,《人民论坛》1995年第6期。

[352]李珍:《论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制度的风险及其控制》,《管理世界》1997年第6期。

[353]刘志峰:《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前景光明》,《人民论坛》1995年第6期。

[354]参见《中国城市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建立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研究报告》,《社会工作研究》1995年第6期。

[355]杨玉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对策》,《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356]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柏杰:《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和帕累托有效性的影响》,《经济科学》2000年第2期;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357]郑秉文:《欧亚六国社会保障“名义账户”制利弊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王新梅:《全球性公共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与中国的选择——与GDP相连的空账比与资本市场相连的实账更可靠更可取》,《世界经济文汇》2005年第12期;等等。

[358]赵人伟:《福利国家的转型与我国社保体制改革》,《经济学家》2001年第6期。

[359]World Bank, 1997,“Old Age Security:Pension Reform in China”, Washington D.C., pp.32-33, 38-53;Yvonne Sin, Pension Liabilities and Reform Options for Old Age Insurance, The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Series on China No.2005-1, Washington D.C.,USA, May 2005;房海燕:《对我国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的测算》,《统计研究》1998年第5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世纪抉择——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构架》,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王晓军:《中国养老金制度及其精算评价》,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燕等:《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

[360]郑秉文、孙永勇:《对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现状的反思——半数省份收不抵支的本质、成因与对策》,《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

[361]章书平、黄健元、刘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困难的对策探究》,《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5期。

[362]张利军:《我国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改革路径与发展方向探讨》,《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4期。

[363]如王晓军、乔杨:《我国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差距分析》,《统计研究》2007年第5期;张祖平:《企业与机关事业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差异研究》,《经济学家》2012年第8期;张祖平:《解决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差异的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60期, 等等。

[364]参见郑秉文相关文章, 如《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关键是三个“联动”》,《中国证券报》2009年2月23日第A12 版;《〈社会保险法〉 立法面临三大困难》,《上海证券报》2009年5月27日第B06版;等等。

[365]中国的事业单位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行使行政职能的;第二类是从事公益性活动的;第三类是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366]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人口研究》2001年第9期。

[367]王国军:《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1期。

[368]杨立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可行性研究》,《社会》2003年第9期。

[369]相关讨论参见张奇林《老年人保障体系的多层次性与伦理选择》,《中州学刊》2002年第3期;郑秉文《中国企业年金的治理危机及其出路——以上海社保案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 期;郑秉文《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滞后的政策因素分析——兼论“部分TEE”税优模式的选择》,《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2 期;董克用、孙博《从多层次到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再思考》,《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第1期;等等。

[370]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

[371]宋晓梧:《正确评价医疗改革》,《财经界》2006年第6期。

[372]《几位专家对医疗改革的看法》,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 2006年3月。

[373]王宗凡:《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成效、问题与出路》,《中国卫生经济》2005年第3期;傅勤生:《设立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利弊分析》,《卫生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等等。

[374]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反思与重构》,《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郑秉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国际比较》, 陈佳贵、王延中主编《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7) No.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第八章;郑秉文:《取消医保个人账户是大势所趋》,《中国改革报》2007年1月4日第5版;等等。

[375]如赵曼:《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与道德风险规避》,《财贸经济》2003年第2期;丁继红、朱铭来:《试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医疗费用增长的有效控制》,《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赵树青:《中国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年第9期。

[376]顾昕:《全民医保是医改的突破口》, http://news.xinhuanet/politics/2008-02/14/content_ 7602104.htm;王杉:《全民医保将改变病无所医》, http://old.jfdaily/news/hot/200904/t20090407_ 595228.htm。

[377]顾昕:《全民医保是医改的突破口》, http://news.xinhuanet/politics/2008-02/14/content_ 7602104_ 1.htm。

[378]顾昕:《新医改的三大新挑战》, http://ycwb/news/2009-04/13/content_2107040.htm。

[379]《着力保障改善民生——胡晓义详解 〈社会保险法〉》, http://chinadai-ly.cn/hqgj/jryw/2010-11-24/content_1271940.html。

[380]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人数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城镇就业人员数量见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 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381]郑秉文主编:《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改革》,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 第88页。

[38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999—201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8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84]邹东涛:《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第678页。

[385]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8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87]冯宪芬、赵文龙:《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的问题及完善》,《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刘雪斌、何筠:《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变迁和发展》,《当代财经》2004年第1期;丁煜:《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演变、评估与发展建议》,《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4期。

[38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8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390]中国资讯行数据库。

[391]相关资料参见毛华滨、刘士才《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2期;康蕊《浅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国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程静《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11期;等等。

[39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393]常金奎、王三秀:《供给侧改革与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困境与应对》,《长白学刊》2018年第1期。

[394]郑秉文:《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4——向名义账户制转型》,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版, 第8页。

[39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快报数据》。

[396]郑秉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从“碎片化”到“大一统”》,《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1期。

[39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快报数据》。

[398]仇雨临、翟绍果、黄国武:《大病保险发展构想: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399]国家医疗保障局:《2018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

[400]国家医疗保障局:《2018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

[401]郑秉文:《中国社会保障40年:经验总结和改革取向》,《中国人口科学》2018年第4期。

[40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403]该部分主要内容参见郑秉文《大幅“双降”:社保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从长期制度安排和长期经济增长的角度》,《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

[40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历年《劳动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40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2017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

[40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民政事业/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以及《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7》(中国社会服务统计资料) 相关数据的计算。

[40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408]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社保基金年度报告(2017年度)》。

[409]生产要素是指持续提高某一经济体的总体产出水平的力量, 其具体途径是提高每个工人或工时的产出水平(劳动生产率)。参见ILO(2005), Social Protection as a Productive Factor.GB.294/ESP/4,Geneva,Switzerland,ILO,November,p.1。

[410]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11]联合国人口司官网。

[412]魏礼群:《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国务院部委领导论中国加入WTO:机遇·挑战·对策》,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年版。

[413]柴海涛:《当前我国外贸发展趋势分析》,《经济日报》2004年8月3日。

[414]闻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人民日报》2005年7月6日。

[415]裴长洪:《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政策思路》,《改革》2005年第1期。

[416]江小涓:《十一五:中国外贸增长方式将现“拐点性”变化》,《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5年第12期。

[417]鲁建华:《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人民日报》2006年3月27日。

[418]简新华:《论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8期。

[419]隆国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新战略》,《中国发展观察》2015年第8期。

[420]刘伟、黄桂田:《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新浪网, 2006年3月31日。

[421]刘新民:《四大措施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2月26日。

[422]陈文玲:《中国如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3月13日。

[423]李晓西、吴铭:《统计贡献度与实际贡献度辨析——2009—2011年外贸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客观评价》,《国际贸易》2012年第5期。

[424]叶琪:《论供给侧结构下改革下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现代经济探讨》2017年第3期。

[425]王蓉梅、桂韬:《在开放与保护的均衡中寻求大发展——入世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思路的探讨》,《江苏商论》2004年第4期。

[426]王佃凯:《中国服务贸易体制改革与创新》,《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27]隆国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机遇与政策》,《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 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版。

[428]王子先:《国际服务外包发展新趋势及我国的战略选择》,《财经界》2008年10期。

[429]霍景东:《服务外包:理论、趋势及北京的对策》,《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

[430]王子先:《世界经济进入全球价值链时代 中国对外开放面临新选择》,《全球化》2014年第5期。

[431]冯雷:《大国条件下招致的关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动态变化及未来贸易摩擦重点领域》,《国际贸易》2003年第6期。

[432]姜跃春:《对中外经贸摩擦问题的若干思考》,《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

[433]蔡四青:《隐性国际贸易摩擦与预警机制建立的对策》,《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6期。

[434]中美经贸关系中期展望课题组:《新因素——中美经济贸易关系中期展望》,《国际贸易》2001年第4期。

[435]赵晓:《从战略角度看中国的“国际经济摩擦”时期》,《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6期。

[436]魏礼群:《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国务院部委领导论中国加入WTO:机遇·挑战·对策》,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年版。

[437]龙永图:《纺企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全球纺织网, 2005年6月16日。

[438]王世春:《运用WTO规则反击国外贸易壁垒》,《中国贸易报》2004年11月4日。

[439]桑百川:《我们该怎样应对贸易摩擦?》,《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1月23日。

[440]陈文玲:《把争取国际经贸中的正当权益作为国家战略》,《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12期。

[441]陈德铭等:《经济危机与规则重构》, 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442]卢中原、胡鞍钢:《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经济研究》1993年第12期。

[443]樊纲、王小鲁等:《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相对报告》,《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444]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03、2005、2008、2010), 分别由中国商务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里市场化指数摘自2010年报告第210页“2001—2008年市场化测度指数表”, 对此前年度报告的市场化指数略有调整。)

[445]杨圣明:《面临“入世”的中国外贸体制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446]陈德铭:《关于国内外贸易的几个认识问题》,《求是》2009年第7期。

[447]沈丹阳:《“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基本思路研究》,《中国对外贸易》2005年第10期。

[448]张小济:《贸易顺差中国单方难以解决》,《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6月28日第5版。

[449]张燕生:《对外开放战略已到“转向”点》,《中国改革》2007年第8期。

[450]韩玉军、周亚敏:《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演进》,《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09年第1期。

[45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452]《习近平在“联合国贸发会议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http://politics.people.cn/GB/1024/12659661.html, 2010年9月7日。

[453]李晓西:《中国市场化进程》,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286—287页。

[454]桑百川等:《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实践与论争》,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第14—15页。

[455]裴长洪等:《中国外商投资企业运营状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9—42页。

[456]裴长洪等:《中国外商投资企业运营状况》, 第45—46页。

[457]何德旭:《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趋势、影响及对策》,《财经论丛》2004年第2期。

[458]江小涓:《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2期。

[459]余永定:《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2期。

[460]王林生:《入世与中国的外资利用——以竞争力为中心的一种观点》,《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461]程恩富、李炳炎:《警惕外资并购龙头企业维护民族产业安全和自主创新——美国凯雷并购徐工案的警示》,《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5期。

[462]巫才林、李鑫:《反思外资并购行为——外资并购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底线分析》,《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24期。

[463]隆国强:《论新时期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与水平》,《国际贸易》2007年第10期。

[464]陈文敬:《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一)》,《国际贸易》2008年第2期。

[465]卢进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博士论文, 2003年。

[466]郭虹、赵春明:《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与对策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

[467]张幼文等:《探索开放战略的升级》,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第359页。

[468]卢力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第190页。

[469]卢进勇、闫实强:《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特点、演变和趋势》,《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6期。

[470]许丹松:《“走出去”:现状、问题及对策》,《国际经济合作》2002年第4期。

[471]聂名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经济管理》2009年第8期。

[472]李大伟:《中国企业“走出去”现状分析及风险研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246—268页。

[473]邢厚媛:《政府定位: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国际经济合作》2004年第8期。

[474]裴长洪、樊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特定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7期。

[475]罗伯特·蒙代尔:《国际货币体制: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有关问题》,《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76]罗纳德·麦金农:《论中国的汇率政策和人民币可兑换》,《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7期。

[477]易纲:《汇率制度的选择和人民币有效汇率的估计》,《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论文》2000年第2期。

[478]余永定:“A Review of China's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ies in the 1990s”,China & World Economy,Vol.9,No.6。

[479]胡祖六:《资本流动、经济过热和中国名义汇率制度》,《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7期。

[480]许文彬:《三元悖论下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探析》,《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7期。

[481]孙鲁军:《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几个问题》,《中国货币市场》2004年第4期。

[482]余永定:《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性一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0期。

[483]胡晓炼:《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三个要点》,《金融时报》2010年第7期。

[484]梅冬州、龚六堂:《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485]陆前进:《人民币汇率增加弹性和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486]余永定:《克服贬值恐惧症, 加速中国汇率体制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国家金融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NO.2016.072。

[487]张斌、何帆:《货币升值的后果——基于中国经济特征事实的理论框架》,《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488]张曙光:《人民币升值利弊权衡不能跟着感觉走》,《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5月17日。

[489]沈国兵:《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财经研究》2005年第9期。

[490]肖耿:《人民币升值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泡沫》, 新浪财经, 2010年3月20日。

[491]《专家对人民币升值节奏争议升值不应该一步到位》,《中国证券报》2007年7月30日。

[492]陈涛:《人民币升值正当其时——专访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南方周末》2007年8月8日。

[493]参见《华夏时报》2008年6月7日。

[494]《专家对人民币升值节奏争议升值不应该一步到位》,《中国证券报》2007年7月30日。

[495]罗熹:《循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求是》2009年第3期。

[496]赵海宽:《人民币可能发展成为世界货币之一》,《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497]刘煜辉:《人民币国际化现实条件其实已经具备》, 新华网, 2009年3月28日。

[498]丁志杰:《人民币国际化:从区域货币到国际货币》,《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3月7日。

[499]魏尚进:《货币国际化, 不能指望一口吃成胖子》, 搜狐财经, 2009年5月16日。

[500]陈炳才:《人民币国际化还很遥远》,《国际财经时报》2009年4月29日。

[501]杨珍增、马楠梓:《当前应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吗——基于货币国际化制度条件的反思》,《南方经济》2013年第7期。

[502]余永定:《人民币国际化是和资本账户自由化相互联系的渐进过程》,《最后屏障之辩》, 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

[503]参见时娜《香港是理想的人民币国际化试验场》,《上海证券报》2009年4月17日。

[504]李稻葵、刘霖林:《双轨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2008年第10期。

[505]罗熹:《循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红旗文稿》2009年第9期。

[506]李晓西:《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与人民币的角色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办, 2011年11月1—2日。

[507]龚刚:《人民币突围——走向强势货币》, 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08]刘珈利、曾文革:《SDR篮子货币评估法律框架视域下我国外汇管理改革》,《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

[50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尤为艰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转变》,《国际贸易》2002年第5期。

[510]李晓西:《WTO与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求是》2001第22期。

[511]刘光溪:《入世后的政府职能转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8期。

[512]薛荣久:《中国加入WTO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中国统计》2002年第5期。

[513]王新奎:《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解放日报》2006年12月10日第8版。

[514]赵晋平:《从推进FTA起步——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途径》,《国际贸易》2003年第6期。

[515]李向阳:《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拉丁美洲研究》2005年第2期。

[516]于立新、王佳佳:《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动因与趋势》, 裴长洪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第304—321页。

[517]王静、张西征:《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发展新趋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4期。

[518]龙永图:《加入世贸后对外开放将出现三个变化》,《人民日报》2002年4月5日第5版。

[519]曹建明:《WTO与中国法治建设》,《中国对外贸易》2001年第8期。

[520]王家福:《WTO与中国市场法律制度建设问题》,《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521]李晓西:《加入WTO与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和职能的转变》,《中国市场化进程》,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22]王利明:《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法制建设》,《人民法院报》2000年4月8日。



第五部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2002—2012年)经济学研究专注于完善新体制和促进经济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