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品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第二节 项目评估体系的形成

书籍名:《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作者:李平
推荐阅读: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第二节 项目评估体系的形成,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一 项目评估与可行性分析研究理论方法的发展


(一)借鉴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项目评价理论与方法


现代项目评价研究的突出特点,是从单纯的财务评价向技术、财务、经济、环境、社会综合评价转变。在资本主义早期,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很少,大部分是私人投资项目。私人企业追逐的是企业的最大利润,因此,当时的投资项目评价就是围绕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来进行的,并且假设经济环境是在政府自由放任政策下的完全竞争。私营企业主为了尽可能获得最大利润、减少投资风险,在对项目投资之前会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以利润为主要评价目标,用市场价格计算相关效益指标,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也就是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20世纪3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广泛采纳了凯恩斯理论和福利经济学思想,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功能,大量增加公共开支,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政府公共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原有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全面评价的需求。原有的财务评价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公共工程项目的评价目标则是以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已不再局限于企业利润最大化,费用与效益的含义也不再局限于企业的成本和收入,从客观上讲原有的财务评价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项目的社会效益。随着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经验积累和人们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政府干预经济的需要和作用逐渐增强,这就要求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以国民收入和社会净收益为主要评价目标,来分析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各国经济学家重新考虑项目评价问题,将社会效用、生产与消费、资源配置以及社会福利问题纳入项目评价的范围之内,于是就逐步形成了以传统费用—效益分析为基本方法的经济评价。196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工业项目手册》中首先提出了“新方法论”。“新方法论”是指建议按照国际市场价格和汇率来估计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新方法论”较成本效益系统分析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大大推动了项目评价理论方法的发展,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不太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评价等。针对“新方法论”的局限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阿拉伯国家工业发展中心(IDCAS)于1980年提出了“增值法”的思想,即根据项目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来判断项目的价值。“增值法”建立了项目评价和国民收入之间的联系,简单明了,但由于没有考虑项目的外部效果和非经济效果,使问题过于简单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经济学家和工程界人士加大了对建设项目宏观评价的研究力度,将社会评价和综合评价视为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超大型建设项目上马的必要条件,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项目评价中的地位。

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政府主导的投资活动已经由企业主导的投资活动所取代。在市场竞争性项目领域,投资方十分重视项目的财务分析等内容,促进了财务分析工作质量的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由过去政府规定不得不做,为应付审批的“可批性”研究转变为较扎实的项目前期研究,并把它作为保证投资者效益,避免投资风险的必要手段。市场上专门从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价的咨询机构得到快速发展。为配合国家注册咨询师认证考试制度,一批专门面向申请备考人员的项目咨询和项目评价的教材面世,基层技术经济工作者重新学习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价知识形成热潮。除了一般性项目评价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外,项目评价理论开始向专门领域发展,诸如经济分析(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的改进,影子价格的使用条件及计算方法,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超大型项目的区域经济、宏观经济影响评价,企业并购类项目评价,高技术项目评价,项目不同利益主体的经济分析,公共投资项目以及政府公共投资项目评价的方法等。



(二)逐步形成中国自己的项目评价标准和规范


中国在1987年正式发布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一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是投资项目前期的主要工作,对于避免项目决策失误,有效地合理利用投资,引导投资方向,减少投资损失、浪费,提高投资效益等发挥积极的作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一版)的制定对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起重要作用。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一版)借鉴了世界银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及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倡导使用的项目评价方法中的合理内容,以便使中国的投资决策减少盲目性,能够更加科学合理。这些国际组织推荐的项目评价方法,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完善、经济结构不合理,而国家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不健全等特点,试图通过项目评价,增强投资的科学性,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一版),在充分借鉴国际组织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也体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国外方法以及中国传统方法中的适用部分,兼收并蓄。例如,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全过程效益分析与阶段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采用基本方案与多方案比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等等。第二,充分考虑中国当时投资体制的特点、宏观调控的要求以及财务、会计、税务等制度规定,例如,在财务评价中更重视全投资内部收益率和国内投资内部收益率指标,对于国内一般建设项目没有要求进行自有资金盈利性分析。又比如,在方法说明中,提纲挈领地列出了有关财务税收条规,指出其与评价方法之间的密切联系等。第三,力求方法的简化和可操作性,这是考虑到项目评价方法当时在中国应用时间不长,项目评价人员力量有限,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普及和推广。例如,在财务评价中没有强调不确定分析中的概率分析;为了减少指标和照顾习惯,将静态投资收益率、投资毛收益率等指标略去了;为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尽可能多地测算发布了影子价格参考参数,以利于减轻评价人员的工作量等。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一版)是中国首次就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发布的带有法规性质的指导性文件,对当时中国经济项目评价工作的统一和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大推动了项目评价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开展。1987年正式施行以后,当时全国大中型项目的经济评价基本上都以此为蓝本进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建设银行各部门和各省市的项目评估机构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都是基于这套方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一版)顺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不仅适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国际交往。它一方面有利于当时中国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各国政府贷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吸引外商对华投资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一版)发布之时,正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各项政策、条例、法规、制度变化较快的时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方法的时效性。此外,需要结合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对方法和参数进行改进与调整,使之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可以说,《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一版)发布之后,准备修订的工作已经有所安排了。时隔6年,1993年中国发布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再之后时隔13年,2006年发布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构成了中国较为完整的项目评价标准和规范。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与“第一版”相比,有以下一些不同与改进。

在建设投资的补偿计算方面,“第一版”把建设投资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确定一个形成率,再计算折旧。这样一来,被剔除掉的部分既不能从折旧中得到补偿,又没有其他方式可以补偿,不符合资产保全原则。“第二版”把建设投资分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规定了折旧和摊销的办法,保证了所有的投资都能得到补偿和回收。

在成本计算方面,“第一版”采用完全成本法,即把所有的开支费用都直接摊入产品成本,使用的是车间成本、工厂成本、销售成本的概念。“第二版”依据当时新财务会计制度,采用制造成本法,使用的是制造成本加期间费用的概念,期间费用从销售收入中直接扣除,体现为当期损益。期间费用又具体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三项,从管理、筹资、销售环节来分别核算,这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相一致。

在财务评价指标方面,“第一版”中只设置了一个考核偿债能力指标,即借款偿还期。“第二版”在偿债能力的内涵和外延上都有所扩大,增加了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不再仅仅局限于银行贷款,投资主体多元化带来融资渠道多样化和债务情况复杂化。资产负债率既能反映债务人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也可以反映债权人投资的安全程度,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则反映债务人偿还短期债务能力。“第二版”还增加了资本金利润率指标。

在项目总投资及其形成资产方面,“第二版”与“第一版”相比,总投资中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在财务评价的价格方面,“第一版”规定,“财务评价使用现行价格”;而“第二版”则规定,“国内项目财务评价使用财务价格,即以现行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财务价格应采用预计最有可能发生的价格”。在财务评价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判别标准等方面,“第二版”改进之处是现金流量表中增列了所得税和特种基金。“第一版”中所得税不作为现金流出,且为税前还贷,而“第二版”中改为税后还贷。

在“第二版”中,财务评价所采用的报表有较大增加。基本报表由5张增为6张。辅助报表由6张增为11张。为了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财会制度相适应,“第二版”中报表的名称和内容亦有变化,如“第一版”中的资金平衡表、利润表及财务平衡表分别在“第二版”改称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与“第二版”相比,主要变化与改进之处是:全面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项目评价准则的修订,剔除了过时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和规定,更加与国际通用方法接轨;重点修订了经济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的理论方法;根据中国新的会计准则修订了财务分析的方法;根据项目性质确定了不同项目评价内容上的取舍,例如,一般市场竞争性项目可不进行经济分析,动用财政资金的公共项目突出财务可持续性分析和经济分析,涉及区域发展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应进行区域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对部分评价指标和方案比选方法进行了调整和改进等。

“第三版”细化并补充了财务费用流和效益流的识别和估算方法;财务分析较之以前有很大调整,引入了“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代替“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引入了更能明确表明项目偿债能力的“偿债备付率”和“利息备付率”指标,以“利润与利润分配表”替换了“损益表”,补充了非营利性项目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内容和方法等;在经济评价中引入了“费用效果分析”;增加了风险分析;参数部分,建立了经济评价参数体系,修改了部分财务评价参数和经济评价参数。

值得关注的是“第三版”增加了大型建设项目对地区、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影响进行分析的内容。

一些大型建设项目的实施,会对所在地和周边地区经济产生显著的影响,需要分析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投资建设项目的可接受程度,如城市道路项目对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影响。一些特大型投资建设项目的实施,会对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三峡工程不仅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对全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仅用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的手段不足以说明问题,需要从较高层次进行分析与论证。在这部分新增的内容中,根据对国内外一些特大型项目评价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界定了特大型项目对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的有关基本概念,区分了特大型投资项目区域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与一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异同,初步识别了特大型投资项目对区域和宏观经济的影响要素,设定了特大型项目的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体系,对进一步完善项目评价和决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逐步形成全方位的项目评价体系


以往项目评价重点放在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没有或较少涉及对生态、资源、环境、社会等因素的技术经济分析,缺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分析评价。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仅用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方法对建设项目特别是超大型项目进行分析论证,不足以反映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对建设项目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决定了项目评价方法的重心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从关注项目本身到关注项目的外部性影响,关注建设项目对自然和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利用带来的影响。当前在项目评价中已经逐步加强了对产业布局、区域经济、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生态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分析论证。

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包括项目技术评价、财务评价、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等多种因素分析评价的现代投资项目评价方法体系。投资项目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从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的角度形成了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方法;从区域或宏观经济的角度衡量项目产生的经济影响产生了经济评价方法;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产生了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项目形成的社会影响的重视产生了社会影响评价方法。用现行的评价方法,可以对投资项目的工程技术、财务效益、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区域经济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现在不仅重视项目前期阶段的论证分析,而且重视项目运营后的评价分析。



二 项目财务评价


项目财务评价是项目评价体系里最早的成员。项目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收益和费用,编制一定时期的财务报表,并据此计算评价指标,考察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以评判投资项目可行性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确保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方案的风险,估算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其评价结论是决定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也是投资中经常使用的重要的辅助决策工具。

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目的是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项目的盈利能力是指项目投资的盈利水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价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正常生产年份可能获得的盈利水平,即计算项目正常生产年份的企业利润及其占总投资的比率大小,用以考察项目年度投资盈利能力;二是评价项目整个寿命期内的总盈利水平。运用动态方法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计算项目整个寿命期内企业的财务收益和总收益率,衡量项目寿命期内所能达到的实际财务总收益。项目的偿债能力是指项目按期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通常表现为借款偿还期,它是银行进行项目贷款决策的重要依据。偿还借款期限的长短,取决于项目投产后每年所能获得的利润、折旧基金和摊销费,以及其他可偿还借款本息的资金来源,按协议规定偿清建设项目投资借款本金利息所需的时间,该指标值应能满足借款机构的期限要求。对于已约定借款偿还期限的建设项目,应采用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指标分析项目的偿债能力。项目投资的抗风险能力,是指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如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预测分析客观因素变动对项目盈利能力的影响,检验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动对项目收益、收益率和投资借款偿还期等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

项目财务评价是在对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产品方案和建设条件等进行详尽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优选确定的基础上,进行项目财务可行性研究分析评价工作。需要正确识别项目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在项目财务效益和费用识别与计算的基础上,编制项目的财务评价报表。主要报表有:财务现金流量表、损益和利润分配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资产负债表和借款偿还计划表等。根据财务评价报表,可直接计算出各项财务评价指标,并通过与国家、部门(地区)规定的评价指标基准值进行对比分析,即可对建设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做出客观的分析评价,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项目财务评价中所使用的主要财务评价指标有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之分。动态指标主要有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动态投资回收期等,动态指标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计算时相对比较复杂。静态指标则主要有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平衡点产量等。在项目财务评价中一般以动态分析为主,以静态分析为辅。



三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也是项目评价体系里最早的成员。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费用—效益分析和费用—效果分析方法。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主要着眼于效率,它有一个很强的假设前提:社会资源已经达到理想的公平分配状态,或者,政府在项目层次之外,有其他手段来实现公平的分配。费用—效益分析只是从效率原则出发,其目的在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福利状况。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方法是现金流折现法,现金流折现法计算的基本原理在于先估计项目寿命期内的效益流与支出流,再对其进行折现,使不同时期产生的效益和支出可以相加。在现金流折现法中,主要评价指标有三个:净现值、费用—效益和内部收益率。用净现值、费用—效益、内部收益率这几个指标来评价单个方案所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工作包括:识别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编制评价报表、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并进行方案比选。识别项目的经济费用和效益,需要运用“有无对比法”,将项目的实施和运行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与无项目条件下的情况进行对比,以确定某项投资效益和费用。一个项目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项目的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一般在项目的财务评价中可以得到反映。间接效益是指由项目引起而在直接效益中没有得到反映的效益,比如项目使用劳动力使其熟练程度提高的效益、技术扩散的效益、由于道路交通建设使周边房地产升值的效益等都是间接效益;间接费用是指由项目引起而在直接费用中没有得到反映的费用,比如项目产品的大量出口遭遇不测而引起的产品成本大增等就是间接费用。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在投资实践中发挥着财务评价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从宏观上合理配置国家有限的资源,真实地反映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合理的资源配置应该能够使国民经济目标达到优化的资源配置。为使国民经济大系统目标达到最大化,所选项目应该是对国民经济大系统目标优化最有利的项目。而由于市场功能的局限性等原因,财务价格往往不能全面、正确反映项目投入物及产出物的真正经济价值,由财务评价所选择的项目就可能不是对国民经济目标优化最有利的项目。因此,为了宏观上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选择对国民经济这个大系统目标最有利的项目或方案。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评价结论不可行的项目,一般应予否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对项目方案进行比选。一个项目有多种实施方案,采取哪种方案,应当依据国民经济评价的分析,依据国民经济评价所提供的价值信息进行优化。对一些国计民生急需的项目,如国民经济评价合理,而财务评价不可行,应重新考虑方案,必要时可提出相应的财务政策方面的建议,调整项目的财务条件,使项目在财务上也可行。比如放松价格管制、允许部分产品以较高价格出售,或者给予税收优惠、减免部分税收,或者给予项目优惠贷款或增加直接投资减轻项目负债等。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评价和考察项目,支持和发展对国民经济贡献大的产业项目,要特别注意制止和限制对国民经济贡献不大的项目。正确运用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在项目决策中可以有效地察觉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项目,可以有效地将企业利益、地区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建中的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因素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其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国外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提出到实施,历经了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该项工作对于遏制因经济发展而引起的环境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方法的资料陆续传播到国内,一些专家开始在学术会议上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意义,有关部门也着手进行在中国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准备工作。中国于1979年9月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试行)》,该法对在中国实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制度作了明确规定,从此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逐步开展起来,仅从1979年下半年到1981年上半年,就对宝山钢铁厂、永平铜矿、昆明三聚磷酸钠厂等十余个大中型建设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里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比较早的国家。

立法确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使环境影响评价成为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建设项目,不仅要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可行性研究,而且还要对其环境效益进行可行性研究。如果一个建设项目从经济角度评价是可行的,而从环境角度评价是不利的,如由于布局不合理、选址不当等,建成后,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甚至损害居民健康,以及破坏自然生态等,则这样的项目是不可行的。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于2002年10月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并于2003年9月起施行,环境影响评价由此实现了从建设项目到规划、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区域、从单项建设到整体产业以及从当前到长远五个方面的扩展,大大推动了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维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赖以持续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是促进了产业合理布局和优化选址,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优化了项目的选址,否决了一些与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规划、区域环境质量目标不符的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许多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前就开始进行多方案的比选,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要避免重大的环境影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二是控制了新污染源产生和促进了老污染源治理,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切实贯彻达标排放、以新代老、区域削减等原则,有效地控制了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三是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清洁生产的推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从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开始,逐渐上溯到生产工艺的改革和清洁生产技术的采用。四是促进了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许多人通过接触环境影响评价,更加深刻地认识了环境问题,增强了环境意识,树立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实践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一是更加重视对重大工程尤其是环境敏感、社会关注的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例如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可以说,像青藏铁路这样的重大工程,高质量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中国推进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深远的影响。青藏铁路的环境影响评价针对在青藏高原建设铁路应关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环保措施,为其他重大工程作了示范。二是战略环境评价成为环境评价拓展与深化的重要领域。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往往是在高层次的战略决策之后,因此,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阶段,有些决策在更早的规划阶段就已确定。环境评价对项目所提供的可选方案和治理污染措施的选择就比较有限。战略环境评价是对政府部门的战略性决策行为及其可供选择方案的环境影响和效应进行系统的和综合性评价的过程,它为政府政策、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环境影响评价上的技术支持。战略环境评价可以使环境评价在更高平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源头预防的作用,为经济绿色化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三是区域环境评价。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筛选其主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研究区域的环境容量及其承载能力,并从污染物总量控制及环境生态的变化等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规模及其结构的建议。与单个建设项目相比,区域开发具有占地面积大、性质复杂、管理层次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多、环境影响范围大的特点,比单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复杂得多。此外,对污染影响的评价、生态影响的评价以及在资源利用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也将是环境评价关注的重点。



五 大型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评价


大型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2]从微观上说,大型建设项目将影响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从区域整体上说,它促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影响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从宏观上说,它将决定区域的区位条件和开放程度。大型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的正面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大型建设项目可能改善其所在区域的功能与发展条件。因为伴随着大型建设项目的建设,布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如交通、能源供应条件先得到相应的建设,其他有利于投资建设的环境条件也会相应而生,如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供给、生活及服务设施的配备等。其次,大型建设项目有可能改变布点区域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在一个原有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大型建设项目可能通过产业布局,改变或建立全新的经济结构,迅速推进地方经济增长。在原有经济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大型建设项目的布点区可能会分离而成某城市的卫星城、大功能区或新城区,促进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从而改变原有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最后,大型建设项目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循环的形成。大型建设项目由于其投资高、产出明显、影响力强、技术水平高等特点,很容易形成布点区域的核心产业,并可能围绕核心产业出现一系列辅助性产业,或者利用大型建设项目的建设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形成一定规模的地方产业集聚,有利于推动布点区域的整体发展。

另外,大型建设项目对布点区域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大型建设项目的评价不合理或管理不到位,也可能在短期和局部范围内造成耕地减少、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人与环境关系紧张、历史文化遗产破坏、区域经济遭冲击、地方原有优势削弱等。这些影响,有的是直接的并立即表现出来,有的则是间接的且缓慢表现出来。对于这种受益与受损的不一致,需要通过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来加以解决。

大型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大体上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地区经济增长总量的影响。大型建设项目建设投资以及项目建成运营后通过项目自身发挥效益,促进地区经济总量增长。(2)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带动布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布点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同时促进地区之间产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3)对劳动就业的影响。通过吸纳有一定专长的劳动力和其他类型劳动力,增加劳动就业,改变就业结构。(4)增加地方财政税收的贡献。大型建设项目的建设和建成运营后,都会为布点区域的地方财政开辟新税源、增加税收,有利于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5)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通过提供或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增强地区发展的竞争力。(6)对推进城市化的作用。通过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吸纳转移劳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7)有利于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地区差距。帮助贫困落后地区脱贫致富,促进落后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并对落后地区周边区域产生扩散效应,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8)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增强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大型建设项目由于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重视环境影响,并注重采用节能等新技术,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降低能耗,改善生态环境。

由于大型建设项目自身的特点,其评价方法的应用和创新应体现综合性和系统性强的特点,并结合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还要体现大型建设项目区域经济评价要作为决策主要依据的这一目标。所以,除了传统的可行性分析方法、费用效益分析法、指标分析法之外,应加强系统分析方法、优化分析方法、投入产出方法、模拟法等在大型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中的应用和创新,特别是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法、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方法和经济模拟方法的应用。

在对大型建设项目的宏观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时,一般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假设和分析方法已不适用,这是因为大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资源的供求关系变化很大,在建设期间巨大的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就有可能改变资源供求格局,以致当工程投产时所面临的经济态势已完全发生改变。大型建设项目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正效益也包括负效益,如果仅用社会折现率一个指标,则会低估某些效益而高估另一些效益,无法反映效益的真实性。

大型或特大型建设项目建成后,通过项目自身发挥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总量增长;通过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总量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和总量增长;通过吸纳有一定专长的劳动力和其他类型劳动力,增加劳动就业,改变就业结构(包括就业的产业结构、知识结构等);通过提供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基础设施或能源或技术等,减轻以至消除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因素;推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从而提升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促进经济建设。大型或特大型建设项目还有利于改变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促进地区之间产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帮助贫困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由于大型或特大型建设项目一般都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最新技术成果,因而有利于推进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大型或特大型建设项目由于建设规模巨大,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投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大量增加了对某些类型投入资源或物品的需求,导致这些资源或物品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到价格总水平。项目建成后由于其产量巨大,会改变某些物品的供求格局,可能导致这些物品供应紧张或者供给大大超过需求,对国家经济安全带来有利或不利影响。从中国现实情况看,大型或特大型建设项目的宏观经济影响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



六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原有的投资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投资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但是,政府主导投资的传统投资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市场配置投资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投资体制中还存在企业投资决策权没有完全落实、政府投资管理和投资决策不够规范、企业和银行投资机制不够完善,调控主体与投资主体身份不清、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的低效率和损失浪费现象严重、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没有得到落实、缺乏对决策人的责任约束、政绩工程和局部利益的导向偏差、投资宏观调控能力有待加强等许多问题。因此,需要构建一种市场主导投资的新型投资体制。



(一)投资体制改革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评价的影响


2004年7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实施,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项目评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投资体制改革后,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而主要从保障公共利益等方面进行核准或登记备案。而对利用政府投资的项目,包括预算内投资、各类专项建设基金、统借国外贷款等,不论项目投资规模大小,仍需要审批。于是,在新投资体制实施后,如何对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进行评价论证是关注的重点。

国务院出台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对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评价方法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原有的评价方法有些已不适应投资体制改革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对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在投资体制改革实施的新背景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评价如何进行改进,是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然而,投资体制改革实施后,国内的研究集中在政府要还投资决策权于企业,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企业不使用政策投资建设的项目不再实行审批;政府应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企业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等方面。主要研究结果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最大限度地压缩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真正还权于企业,为企业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允许各类企业以股权融资方式筹集投资资金,逐步建立起多种募集方式相互补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改变长期以来对社会资本投资领域进行限制的做法,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鼓励多种直接融资方式探索和创新,进行城市建设债试点,解决城市(镇)化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稳步推进城市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和规范为中小投资者提供融资服务的各类中小型金融机构,切实解决中小投资者“融资难”问题,国家要进一步明确商业性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分工,并为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创造必要条件。然而,对于新投资体制下,政府公共项目的评价方法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进行的改进缺少相应的研究。



(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亟待完善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论证评价不是简单照搬一般项目的论证评价方法,而是重视从维护公众利益、协调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论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项目可能产生的直接的与间接的费用效益、有形的与无形的费用效益、中间的与最终的费用效益、内部的与外部的费用效益;对直接的、有形的、最终的和内部的费用效益的分析,仅是决定政府投资项目的一个方面,并不能以此作为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对间接的、无形的、中间的和外部的费用效益的充分考虑,更有利于政府投资目标的实现。这一方面因为充分考虑了与政府投资无直接关系的间接的、无形的、中间的和外部的费用项目,有利于将政府投资与社会负担结合起来考虑,能使政府投资为社会所接受与配合。另一方面因为恰当地分析政府投资可能产生的间接的、无形的、中间的和外部的效益,可以使政府更清楚地把握投资项目是否可能产生广泛的社会经济效果,是否有利于政府实现其预定的社会经济目标。只有全面考虑与政府投资有关的所有费用效益,才能保证政府投资的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

政府投资项目大多是公共项目。在多年的投资项目评价实践中,人们发现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是可以利用相关的规范化的评价指标给予描述和说明的。但一个投资项目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部分,对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能完全由项目的微观效益指标说明的。许多国家将大量资金用于工程建设,但仍然摆脱不了失业、经济衰退,有不少发展中国家仍然摆脱不了贫穷落后。其原因不是项目经济效益不好,而是由于这些项目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与国家的基本发展目标不一致。特别是公共项目的发展,更是要着眼于为国家整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七 项目社会评价


(一)项目社会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带来农民就业方式的转变。另外,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将会加速人口的自由流动,并造成城市失业压力的持续增加。同时,开放步伐的加快也对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并使得人们对减贫、参与、性别、公平、机构发展、少数民族、移民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加关注和敏感。在这种环境下,社会评价在投资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中将显得更加重要。在项目前期准备及监测实施过程中引入社会评价,是解决项目投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规避社会风险的客观需要。

在过去的投融资体制及资源的配置方式下,不少可行性研究变成了“可批性研究”。为此,有的项目不惜使用虚假数据,编造“理想”的财务指标,欺骗监管部门;在项目财务效益指标实在太差的情况下,就拼凑“社会效益”等,以增加项目的可批性。这种所谓“社会评价”,只能是扭曲、虚假的社会评价。在新的投资体制下,政府角色转变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投资管理部门的项目监管将从过去仅关注项目微观评价,转移到重点关注项目的公共性、外部性等问题,重视维护公众利益、协调社会发展。社会评价在投资项目评估论证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国内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相继开展了社会评价的实践,如三峡项目和南水北调项目;国内学者也参与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中的社会评价研究。



(二)项目社会评价的功能和方法


学术界对项目社会评价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社会评价是应用于项目社会分析的一种方法,应用于整合社会信息与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设计与实施的一个过程。也有人将社会评价定义为系统的调查。其实,社会评价是把项目放到较为一般的社会系统中去分析和考虑,既要考虑项目自身的效益,也要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公平公正问题。概括起来社会评价的基本功能是:(1)给出项目是否能成立的基本判断。对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先要考虑技术方面的可行性,然后考虑经济上是否合理,最后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项目,在社会方面可能存在隐患。比如一个大型工程,如果在可行性研究时没有考虑可能引发的种族冲突问题,在建设时引发了种族冲突,最后不得不停建,那么就会损失惨重。社会评价的介入从社会的角度给出项目是否能成立的判断。如果不能成立,投资者可尽早退出项目,避免风险;如果项目可以成立,则将提供相关的建议,使项目得以完善。(2)实现项目的社会发展目标。通过社会评价,消除项目中潜在的社会隐患,减少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降低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实现项目的社会发展目标。如中国早期的一些水库移民,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原因,移民的生产、生活没有解决好,移民问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在项目实施前能够正常地开展社会评价研究,上述问题完全可以避免。(3)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评价有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消除潜在隐患,降低项目风险,因而使项目产生稳定的、良好的经济效益。

现行项目社会评价方法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时,也结合使用定量分析,其中多目标综合分析评价法是现行项目社会评价较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在众多的指标量纲不一,综合评价比较困难时常被采用。这种方法目前在国内已有一定基础,在国外也用得较多,在有条件建立专家队伍便于确定指标的权重、排序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是有利的。它的缺点是由专家确定权重、打分,随意性较大,最后是综合成一个单一的指标反映评价结果,使人们不易了解各种社会效益与影响实际评价的情况。应用于多目标综合分析的层次分析法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其判断矩阵是由专家或评价者给定的,因此其一致性受到有关人员的知识结构、判断水平及个人偏好等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判断矩阵有时难以保持判断的传递性;当判断矩阵在不符合一致性检验时,修改判断矩阵的方法似乎有很大的随意性。即使近年来有的学者对修正方法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但这些方法都会让检验、修改判断矩阵的工作变得复杂和困难。社会评价综合分析中另一个较常用的方法是矩阵分析总结法。矩阵分析总结法是建立在单项指标分纲量分析评价基础上的综合分析总结评价法。其优点是既能使决策者对各种社会效益与影响的评价结果一目了然,又能反映评价人员的分析综合评价意见,使决策者既可参考评价人员的意见,又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自己的智慧、经验做出决策,方法简单易行。缺点是缺少综合效益的数据。



(三)项目社会评价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项目社会评价理论与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项目对社会评价的需求与实际所做的工作差距很大。目前中国项目社会评价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1)项目业主对社会评价的价值认识不足,更注重项目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忽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社会评价专家的素质有待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国内从事项目决策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有工程的背景,有些有经济学的背景。工程技术出身的社会评价专家的优势是容易了解项目背景,但缺乏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面的训练,把握不准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容易忽视涉及社会方面的难以量化的内容。(3)国际发展机构的规范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不足。现在中国进行社会评价研究的主要还是国际发展机构的贷款项目。国际发展机构在涉及项目的社会评价方面制定了一些规范,如世界银行的政策、导则等,在具体的项目社会评价中也形成了一些惯例。这些规范及惯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与中国的国情并不是很吻合。(4)社会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尚未成熟,有待技术经济学工作者进行积极探索。

目前中国项目社会评价的现状是,社会评价已经从“无”到“有”,进入到项目评价体系中,成为项目评价体系中重要的一员。特别是在国务院出台了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后,社会评价在项目评价体系与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项目社会评价,无论是理论方法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项目社会评价的认识,无论是评价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还是评价的步骤方法、指标体系等都还没有达成共识,都还处在研究探讨之中,社会评价远没有起到它在建设项目评估论证与投资决策中所应起的作用。另外,对项目社会评价的认识基本上是局限在把它作为“改善项目实施效果”的一种方法和手段,项目的社会评价需要“对影响项目并同时受项目影响的社会因素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提出减少或避免项目负面社会影响的建议和措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项目目标的实现”,“社会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或尽量减少项目的实施所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使项目的内容和设计符合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发展目标、当地具体情况和目标人口的具体发展需要,为项目地区的人口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提高项目实施的效果”[3]。也就是说,现在主流的社会评价方法是基于对项目的“肯定”,是未加以论证就已默认项目是社会可行的,项目社会评价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分析和识别影响项目实施效果的社会因素,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案,避免和减少项目负面社会影响对项目顺利实施可能造成的阻碍,使项目顺利实施。需要指出的是,这样进行的项目社会评价,与开展项目社会评价的初衷有不小的差距。



八 项目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是项目评价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特别标注,建设项目的评价指的是项目的前评价。项目后评价则是对已建成项目的建设实施和生产、运营、管理情况,环境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分析、评价,考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前评价所确定的投资预期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完善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被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项目后评价对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项目技术后评价主要是对已采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分析与评价,包括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检验工艺的可靠性、工艺流程是否合理、工艺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项目财务后评价主要是指对项目的盈利性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和外汇平衡分析。在评价中采用的数据不能简单地使用实际数,应将实际数中包含的物价指数扣除,并使之与项目前评价中的各项评价指标在评价时点和计算效益的范围上都可比,主要评价指标有净现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是通过编制全投资和国内投资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外汇流量表、国内资源流量表等计算国民经济盈利性指标,即全投资和国内投资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换汇成本、经济节汇成本等指标;从而分析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所在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收益公平分配的影响,对当地人口就业和推动本地区、本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项目环境效益后评价是对照项目前评价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审查项目环境影响的实际结果,审核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决策、规范参数的可靠性和实际效果,并对未来进行预测,对有可能产生突发性事故的项目,要有环境影响的风险分析。环境效益后评价一般包括五部分内容:项目的污染控制、区域的环境质量、自然资源的利用、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管理能力。

项目社会效益后评价主要指项目对就业、地区收入分配、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各方面的参与状况,地方社区的发展,妇女、民族和宗教信仰的分析评价。

项目目标后评价,需要分析项目实施后,是否达到在项目前评价中预定的目标,达到预定目标的程度与预定目标产生偏离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在项目以后的运行中,有哪些变化,应采取哪些措施和对策,以保证达到预定的目标,对此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调整或修改目标和目的的意见和建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 有钱女人怎么做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赢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有一种缺点叫聪明 正向思考:预约你的幸福人生 遇见未来的自己